“陛下,大军集结完毕,您可要看看?”
赵曙点头,在众人的陪同下出城。
他骑在一匹白马背上,身边是包拯等人。
十余万大军阵列整齐,这是大宋最后的精锐力量。
此刻他们整装待发,将会去北方寻求和敌军决战。
这是赵曙力排众议的决断。
从他决定要来大名府坐镇开始,这位帝王的执拗让宰辅们头痛不已。
现在他又做出了决战的决断。
“万岁!”
诸军欢呼。
赵曙点头,说道:“士气可用!”
包拯点头。
“出发吧。”
包拯拱手,“臣这便去了,陛下保重。”
赵曙颔首,包拯策马冲了过去。
大军出动,尘土飞扬。
赵曙目送着大军远去,回身道:“你等就拦着,不许朕去北方。说什么不可轻易冒险,可帝王终究要见识一番战争才是,否则哪里知道征战之道?不知征战之道,就坐在宫中对着地图感慨有何用?纸上谈兵罢了。”
曾公亮苦笑道:“这还没到决定国运的时刻,您不可轻动。”
“那耶律洪基呢?”
老耶平时没事就满世界转悠狩猎,想干架了就带着大军出征,为何他能,而朕却不能?
赵曙这话有些孩子气,但根源却是不满自己被束缚。
“耶律洪基……那是逐草而居的帝王。”
曾公亮一句话就梗住了赵曙。
官家,咱们是文明人啊!
您难道要和耶律洪基般的四处狩猎,逐草而居?
赵曙皱眉看了他一眼,说道:“朕记得你以前忠厚,如今也跟着他们变得油嘴滑舌了些。”
这火气莫名其妙的就发泄到了曾公亮的头上,他只能忍着。
“陛下!”
身后有人在喊。
赵曙回头,就见百余骑正在冲来。
“止步!”
“保护陛下!”
这里是北京城,在北方大战时就是整个大宋的指挥中心。
所以赵曙来了之后,临战气氛很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