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损失了这么多兵力,还被抗联截走了这么多青壮年,他们肯定不会就这样算了。今天,最迟也是明天,敌人肯定会有报复性军事行动。
敌人要报复,那叶磊也不会干坐着,等敌人来进攻。既然敌人要来,那他肯定得给敌人安排一下盛宴,才能对得起自己不是?
在昨天发出了作战命令中,就包含这部分的内容。当完成十五日晚间的抢人作战之后,如果敌人在十六日进行报复性进攻,那各部队就需要连续作战,争取吃掉一路敌人。
在下发命令之前,叶磊不知道昨晚的作战效果会怎么样,更不知道敌人会怎么进行反扑。所以这个在十六日择机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作战,并没有什么具体的作战内容,而只是一种大的作战策略。具体的战斗,那就要根据实际情况,由各师自行完成,或者协同完成。叶磊不会再为今日的作战发出更加详细的作战命令。
“总指挥,我看啊,在这近六千人的青壮年中,我们至少能招到两千人,再加上新招募的六千和要收编的近七百伪军,我们差不多能增加三千三百人。如果把我们的伤亡也算在里边,那这一晚,我们也是差不多也增加了一千七百人左右。”丁水龙高兴地说道,“如果再考虑有一千二百人能够回到部队,那我们在一个晚上就增加了近一个团的兵力啊。”
“一个团?”叶磊反问道,“太少了。政委,以你的名义给下边的各级政工人员发封电报,让他们做好这批青壮年的工作,至少要从里边招募四千人,尽量做到五千人。”
“这可能需要费点时间。”
“几天?”
“半个月吧。”
“行。半个月就半个月。”叶磊说道,“参谋长,给李芒发报。让他开始组建额穆索守备团和沙河掌守备团,前后不是有两千多人伤员吗?以他们为骨干组建。你看兵力够不够?”
“够了,应该还能剩余一点。”
“多少?”
“五百左右。”
“那就开始编练补充营、补充团。”叶磊命令道,“两个暂编师的情况怎么样了?”
“现在已经都有了相当于一个团的兵力,三千人左右。”
“好,发展的不错。值得表扬。哈哈哈。”
虽然冬季作战计划失败,但到现在为止进行的半个月的作战,仍是有了较大的收获。
在保证**师、一〇四师、一一一师等三个主力师的兵力保持满额的情况下,两个暂编师也从一千七百人增加到三千人,另外,又能组建起两个守备团。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之下,如此的战果还算是十分丰厚。
镜泊湖临指仅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差不多增加了两千五百左右的主力兵力,另有了五千多人的缺少训练和武器、弹药的守备兵力。如果还能保持这样的势头,那到二月末,镜泊湖临指就能增加三万兵力。
当然,这也是十分理想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但到目前为止,不管敌人使出什么花样,叶磊还是按照自己的增加两个师、两个守备团共三万人的目标,一步步地在努力。
经过这次抢人行动,日伪军的策略肯定会进一步发生变化,但叶磊可不管他们会怎么变。他的目标只有一个,抢人、抢武器、抢弹药。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抢人应该不是太难,但这武器和弹药就难搞了。如果不打一、两场大仗,一直就这么小打小闹下去,根本没法快速补充武器弹药。就算到二月末增加了两个师、两个守备团,但两个师也顶多相当于守备团的武器配置,而到时是所拥有的四个守备团的武器被配数量只是相当于民兵团的水平。
这还能有多少战斗力?两个暂编师只能当成守备团来使用,守备团只能当做补充兵来使用。这可与叶磊的预想要差得很远。
阻击战、骚扰战大都是废子弹的活,只有全歼敌人,才能有大量交货。
看来,叶磊是该考虑一下集中兵力打个硬仗,争取消灭敌人几个守备大队,甚至是一个联队的战役。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得更多的武器弹药。
但要在这冬天里打一场大仗,还要全歼敌人就那么容易吗?
打仗哪有容易的,特别是抗联打日军,不付出个倍于敌人的伤亡,根本就别想达到目标。
而对叶磊来说,巨大的伤亡又是无法接受的结果。到时就算是打胜了,但如果再付出一万以上的伤亡,那这部分损失还怎么补充?还怎么扩编两个师?!
抢了人,没抢可用,没子弹可打。要打大仗又要损失兵力,无法得到补充。这可真是一件矛盾的事情。但这两件事情都是要做的。问题在于先做哪个,后做哪个。
cen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