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十几年里见到的都是那般折磨,心寒排斥也是人之常情。
&esp;&esp;所以,林云嫣想让朱绽看一看徐简给她的家书,并非所有公侯伯府里都一塌糊涂。
&esp;&esp;再者,喻诚安一改从前纨绔作风,又对朱绽颇有心思,未必不能试一试。
&esp;&esp;这一回,朱绽也没有“拒人千里之外”。
&esp;&esp;她给林云嫣说于家家书。
&esp;&esp;家书自然是承远县里的于家大舅于复送回来的,与今年的年礼一块抵达。
&esp;&esp;问候了老母亲,说今年同样无法回京过年,十分不孝,又说辛劳弟弟弟妹们照顾家中,感激不已。
&esp;&esp;这些是历年如此的,也有今年特有的。
&esp;&esp;“大舅说,他知自己捐官出身、落后于人,在任上本就不敢躲懒,很是仔细谨慎,前回得家中书信后,更是打起了十二万分精神。”
&esp;&esp;“裕门征战,承远作为后方枢纽,与各位大小官员都有接触,他得了兵部任侍郎的夸赞,十分荣幸。”
&esp;&esp;“那叫成喜的内侍就是在承远落的网,他们县衙不够警觉,没有看穿此人乔装,幸亏被人火眼金睛识破抓了出来,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esp;&esp;那个火眼金睛之人,大舅信上没有细说,朱绽在徐简的家书上得了答案。
&esp;&esp;是喻诚安。
&esp;&esp;朱绽当时就想,这人嘴快,一股脑儿扔下一堆话,如今看来倒都是真话。
&esp;&esp;“自己想明白了,想要活得像个样子。”
&esp;&esp;“不是烂到骨子里了。”
&esp;&esp;“不是为了让你点头才选择从军,更不会因为你不点头就不好好操练、给战局添乱。”
&esp;&esp;“从军是为了自己,这一句不是骗你的。”
&esp;&esp;喻诚安出口的话,他的确都做到了。
&esp;&esp;既如此,朱绽也不会毁约,等喻诚安回京,会把考虑的结果告诉他。
&esp;&esp;因而林云嫣提出要观大军进城,朱绽也就应了一道来看看。
&esp;&esp;谁也没有纠结那说笑的“三求四请”,话题被林云嫣转去了林云芳身上。
&esp;&esp;“段家两位表兄何时再返京?”她问林云静。
&esp;&esp;林云静扑哧就笑了,睨了林云芳好几眼,与林云嫣道:“说的是过完上元,依旧是坐船回来,毕竟这一回,他们人不少。”
&esp;&esp;朱绽不知其中缘由,便问:“都是来给老夫人问安的?”
&esp;&esp;林云芳反应过来,捂住了林云静的嘴。
&esp;&esp;可她双拳难敌四手,叫林云嫣躲开了。
&esp;&esp;“哪儿呀,”林云嫣笑道,“来商量亲事的。”
&esp;&esp;眼珠子转了转,朱绽岂会不明白,不由也乐了:“是,云芳要说亲了,说给江南那儿的表兄?就是在你们府上住了小一年的其中一位?知根知底,好事啊!”
&esp;&esp;林云芳的老底都被掀开了,一张脸通红。
&esp;&esp;林云嫣对此并不意外,或者说,她乐见其成。
&esp;&esp;原本让祖母请段家表兄进京游学,林云嫣存的就是这个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