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卿,既然如此,接下来,咱们一起商议一下,具体的,今科科举细节问题。”
李世民将手中的宣纸,交到房玄龄手中。
示意房相看过以后,逐一让百官们传阅观看一番。
百官们逐一观看完毕后,对陛下佩服的,那叫一个五体投地。
接着来,显德殿进入议事阶段。
针对此番科举考试之改变,百官们也都尽情的各抒己见。
有了李世民的大方针,剩下的便是诸多细节方面的问题。
对此,李世民非常满意。
所有官员的献言献策,李世民尽皆仔细聆听。
有许多都被采纳了下来。
最终,今科科举考试的详细计划,尘埃落定。
李世民当机立断,立刻宣布旨意。
一道道圣旨,从长安城,传向大唐十二省道的各个府县。
今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各地刚刚获悉,大军大胜的消息,如今再次收到科举考试改变的圣旨。
各地布告一出。
举世皆惊,最为激动的,莫过于今科参加科举的考生。
相比于以往,今科科举无论录取的比例,还是考试的规则,都有所改变。
考生不再担心一场考试便落榜。
即便是三场考试落榜以后,他们还有一次考唐数和拼音的机会。
而布告里面,明确公示,三场考试落榜者,若是唐数或拼音特别优异,也可直接被朝廷任命为官身。
毋容置疑,这里明确公示,只要唐数或拼音考试,有一门特别突出,他们这次科举考试,就可以成功上岸。
各地考试的难度降低,录取门槛放大,让诸多少年都信心倍增,彻夜难眠。
而,此时长安城,最为兴奋的,无疑是平康坊的姑娘们了。
往年只有数千名考生,她们都忙的不可开交,以至于夜不能寐,双腿发软,莫处红肿。
今科科举,布告一出。
至少有数万考生蜂拥而至长安城。
她们不得不做好,日夜开战的准备。
万人大战,想想都让人激动的浑身颤抖。
而,状元学院里。
李根听闻消息后,甚感欣慰。
因为,他知道,陛下最终还是采纳了他的建议。
如此一来,不但能广纳人才,更重要的是,会让更多的少年看到,科举不再是一条难如登天的道路。
又是一个休沐日。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坐着马车来到了庄园里面。
“根儿,陛下亲自诏见为父,对你的建议深表赞赏,为父也很高兴啊,因为你接连立下大功,为父很快也要升职了。”
李世民的话,让李渊嘴角使劲抽搐一下。
至于李渊心里作何感想,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