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咱们又不是搞长期的。这一次拿回来的东西,足够卖他几个月了。”
“没问题,呆会儿我就安排,只是这些东西的价格……”
“我来标。”朱羽笑笑,“好歹我也是能冒充当个行家的。”
“你就是行家,不用冒充的,我男人最厉害了!”
“哈哈,这话我爱听!”
蒲兰兰虽然怀孕,但摆摊的事情,她不过两天就搞好了。
大岛上有的是地盘,既然是摆摊,就不需要搞那么大规模,做好安保、挑好摆摊的人,定好规则就是。
让蒲兰兰有些意外的是,当征集摆摊人员的时候,不少安保队员主动报名。
当然不能都是大老爷们,摊子上出售一些海里捞出来的首饰的地方,还是需要女孩子比较方便一些。
于是三天后,大岛靠近码头的地方,起了一片彩钢棚,里面是清一色的摊子。
不少在海岛上的新老游客一看有新的“地标建筑”生成,立刻就过来看。
看到彩钢棚门口写着“大岛古玩捡漏区”,顿时就来了兴趣。
自从老百姓解决了温饱问题,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古玩收藏热就在神州大地上兴了起来。
电影上的“寻宝”、“鉴宝”节目层出不穷,市井流传着谁谁谁在哪里淘到了一件古玩,卖了几十万上百万发了财,网络里的各种故事也让“捡漏”由原来古玩行专业术语,变成了老百姓嘴里卖弄的新词。
所以一说到捡漏,不少老百姓还真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虽然站在局外,现在的人八成都清楚,捡漏这种事情,还真就不太可能发生在普通人身上。
但就跟买彩票一样,谁没有一颗暴富的心呢?又有哪个人没心里暗戳戳的想过,可能那个幸运儿就是我?
所以当这个捡漏集市一开,立刻就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
这其中有一个穿着短裤,走路有点不自在的半老头——之所以说半老头,不过五十多岁,说中年人有点自欺欺人,要说是老头,但人家头发乌黑,显然保养得当,还真不老。
“我就说了不来,你非要我来!”半老头俞海洋埋怨着自家的女儿:
“你看吧,老吴刚给我打了电话,说潘家园新开了一家店,里面有几件大开门的东西……我这一走,得了,那玩意儿和我无缘了!”
“天天就说你那些古董,我都请专家看过了,没几件是真的!”女儿俞婷婷日常怼着父亲:
“没那个眼力劲儿,就别去浪费那个钱!
以前天天说我不带你出来玩,现在我带你出来了,又非说要回去,我告诉你,你这回可别扫兴啊……
爸,既然出来了,你就好好玩几天,这里我和朋友来过,东西不贵,说是国外,却和国内差不多,不坑人,没有诱导消费……哎?爸,爸!你去哪儿?”
俞海洋目光已经落在了那个彩钢棚子的几个大字上了。
“这里也搞古玩摆摊儿?”他扭头打断了女儿的话。
“上次来没见到啊?可能是新项目吧?”
“那走,进去看看!”俞海洋面上再无刚才的埋怨,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子兴奋。
“好。”俞婷婷知道父亲的心思,她也好奇这才搞出来的集市城能卖些什么,然后就跟着走了进去。
一进去,两个人就花了眼,很快就散开了。
“这……这……这都是真家伙啊!”俞海洋看到面前摊子上的东西,眼睛瞪的老大。
以他半瓶子醋的水平,哪里看不出来,这摊子上的摆的东西,还真就是十成十都是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