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领袖兰宫讲的什么 > 九卷5总忍不住想给你小惊喜(第3页)

九卷5总忍不住想给你小惊喜(第3页)

婉兮回到圆明园,这便小心调养身子。皇帝却没闲着,刚回京三天,九月二十六日就从圆明园回宫去了。

皇帝临行前已经告诉婉兮,这是为了孟冬祭祀太庙的大典,先回宫里去斋戒。

婉兮却不知道,皇帝回到紫禁城,斋戒三日,于十月初一忙完祭祀太庙的大典之后,回到养心殿便忙碌开了。

十月初一日,太监吕进忠来说,首领董五经交宣纸邹一桂画条一张(养心殿东耳房)。传旨:“着镶一寸蓝绫边托贴。钦此”。

这道旨意外人未必知道意味着什么,可是宫殿监和内务府官员们却都心领神会。皇上这是重新布置养心殿后殿东耳房,要迎入新的贵主儿——皇贵妃了!

养心殿后殿东耳房,一向为皇后寝殿,如今皇后依旧在位,可是这寝殿却已经要让给皇贵妃了。

至此,所有人心下就都更加明白,永和宫那位,除了皇上还没有正式下旨昭告中外,她的一切都已经转为皇贵妃所拥有了。

宫殿监和内务府这便紧张地忙碌了起来。说来也巧,慧贤皇贵妃的兄弟高恒,刚刚从江南调回京中,被皇帝下旨命为总管内务府大臣。

这一应为皇贵妃布置养心殿后殿东耳房的事,便成了高恒成为总管内务府大臣之后,第一件要紧的差事。

他自己的姐姐,同样出身于内务府包衣世家的汉姓女,曾以皇帝初封贵妃的身份,在后宫里屈居次席,没能够住进这养心殿后殿的东耳房来;而如今,终于又有一位出身于内三旗下的汉姓女,在皇后依旧在世之时,也正大光明地入主这间东耳房来了。

十月初六日,皇帝从紫禁城返回圆明园。

养心殿后殿东耳房的布置,依旧紧锣密鼓地进行,并未因皇帝的暂时离去而有半点的疏怠。

因为皇帝即便回驻圆明园,依旧有旨意不断传回宫来。这养心殿后殿东耳房的摆设,事无巨细,皇帝都是要亲自过问的。

皇帝不仅过问,还亲自在圆明园和紫禁城两处奔走。

十月初六日刚从紫禁城回到圆明园,十月初十日便又回到紫禁城来,再亲自安排东耳房布置之事。

十月十一日,太监吕进忠来说,首领董五经交宣纸杨大章画条一张(东耳房),将画条镶一寸蓝绫边托贴。

十月十二日,太监胡世杰传旨,养心殿东耳房西墙着杨大章画花卉一张,东墙着金廷标画岁朝图一张。

十月十五日,催长四德、笔帖式五德来说,太监胡世杰交金廷标画一张(东耳房)、方琮宣纸画门一张(玉玲珑馆)。传旨,将金廷标画镶一寸蓝绫边,并画门俱各托贴。

养心殿后殿东耳房悄悄儿地变化着,布置着,在圆明园里静养的婉兮尚半点都不知晓。

旧貌换新颜的养心殿后殿东耳房,都在翘首等待着,新主人从圆明园回宫,乍然而见的那一天。

十月二十一日,皇帝返回了圆明园去;结果两天后,十月二十三日,又从圆明园回宫

皇帝仿佛忘了自己已是五十五岁的人,更忘了北地京师的十月里,已然是冬季了。他骑着马欢欢喜喜穿过冬日的寒风,在圆明园和紫禁城两处不辞辛苦地反复奔波,心中揣着的却是红彤彤的热望。

因为九儿又有了他们的孩子,因为九儿终于可以带着这个孩子,名正言顺地入主养心殿后殿的东耳房,实际上已经拥有了大清皇后所有应得的一切去。

就在皇帝不辞辛苦两处奔波之时,永琪的腿病已然加重了。

这一来是因为京师入冬之后,天寒地冻,对他的腿本就不利;再者皇阿玛在避暑山庄半路遣他回来办理桑寨多尔济家产入官之事,他心上又压了一重重负去。

偏偏祸不单行,九月二十六日,他的嫡福晋鄂凝为他产下的嫡子六阿哥,却没能活过大满月去,在十月十七日这一天夭折了。

永琪的子嗣夭折得有些过多了,尤其夭折的多是儿子。

只是从前夭折的都是英媛所诞下的儿子,尚且还能说兴许是英媛的身子弱,带不住孩子的缘故;可是这回却是换成了鄂凝。他的嫡福晋啊,本应该是比皇子使女更有福分的吧?可是好容易诞下的嫡子,却还是连满月都没能活过去,又是夭折了。

永琪的子嗣福气之薄,叫永琪自己都有些在皇子宗亲们面前抬不起头来了。

他又不是七老八十,刚过二十岁的人,本来正应该是身子骨最健壮的时候儿;再说他一向在秋狝之时一马当先,总想给皇阿玛和宗亲们留下擅长弓马的好印象去,以压服住那几个有高丽人、汉人血统的兄弟们去。

可是他子嗣的不断夭折,却像是一个一个的大嘴巴抽下来。再不用他自己怎么解释去,也已经无法改变旁人的眼光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