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璟哥哥,你别想多了,你应该感到高兴才会,我慢慢地已经长大了,我已经有能力去保护身边想要保护的人了。尽管长大的过程并不那么美好,但我相信,明天总会越来越好的。”
东方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拉了拉她的手说道:“走吧,带你去吃好吃的。”
“好,我都饿一天了。”
用完晚膳后,乐凝妙便在宫内住下了。
战争的事情,只能尽人事听天命,除非雷影真的做出了能用于大面积战争的火器。
之前因着诸事尘埃未定,所以不敢暴露身份,没有去联络雷影,现在她已经不怕暴露身份了。
她用笛子吹了个奇怪的哨音,引来了一只雪枭,乐凝妙将写好的纸条塞进竹管内,封好蜡,绑在雪枭的翅膀下面,然后摸了摸它的头,将它放飞到了夜空中。
整整三日,每一日都是冗长的军事会议,乐凝妙听得出来,战事不太乐观,两边陷入了胶着的状态。
国库因为乐凝妙这半年来的大肆缴银,已经充盈了不少,足够支撑一年半,但双线作战的局面,令人感到非常吃力。
司徒瀚的兵来自羌州那苦寒之地,各个骁勇善战,不好相与。
司徒默奎从江南抓壮丁征的兵,粮草充足,人数众多。
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再打个一年半载,估计也没什么结果,只能使国库更加空虚罢了。
乐凝妙足足等了十日,等得寝食不安,终于,在十日后的傍晚,她等来了雷影的书信。
雷影的书信很短,也没提什么一别数日相思之苦,只是简明扼要地问候了几句,剩下的全是一张张薄如蝉翼的图纸。
乐凝妙看到这些图纸简直如获至宝,当即去东宫找了东方璟,让工部尚书连夜进了宫,将图纸交给了工部尚书,命他按照图纸上的方法制作火器。
雷影和约翰森改进了红衣大炮和地雷,使得它们的威力更大。
第一批火器赶制出来后,投入战场效果显著,场上的局面简直就是一边倒。
随即,乐凝妙让雷影出面,让雷动门和朝廷合作,一起赶制火器,大发了一笔国难财。
斗转星移,时移势迁,战争结束已是两个月之后,司徒默奎在最后一战中,突发暴疾身亡,至此,藩王灭,天下一统。
时隔七日,太上皇司徒懿驾崩,年四十三,废帝号,史称元孝德皇后。
历时将近一年,东倪国内乱终于平定了下来,而东倪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宰相也被当做传奇在民间的茶楼作为说书的话本传唱。
天下一统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大赦天下,嘉赏功臣。
对于嘉赏这种事,乐凝妙没有什么想法,东倪国的局面既然已经定了下来,那么她启程前往西庸的日子,也就近了。
思及此,她早早地就写好了辞官奏折,打算在第二日的早朝上提交给东方璟。
翌日早朝。
三鸣鞭后,百官入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齐呼。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东方璟身边的太监尖着嗓子喊道。
“启禀陛下,臣以为这次平乱的有功之臣,该给予大大的赏赐。”礼部尚书率先站出来说道。
“朕也是如此认为的。”东方璟点点头。
“陛下,这是这次有功之臣的名单,请陛下过目。”礼部尚书呈上了折子。
小太监拿起折子走了上去,东方璟翻开折子看了一眼,随即便蹙了蹙眉。
“陛下,可有不妥之处?”
“折子上的人,按先例封赏既可,只是这次光复我东方皇室的大功臣万爱卿,为何榜上无名?”东方璟眯了眯眸子,漆黑的眼珠里闪耀着危险的色泽。
礼部尚书在他的逼视下打了个哆嗦,随即跪在地上解释道:“启禀陛下,万大人功劳太大,微臣认为有关万大人的封赏之事,应该由朝中大臣共同商议。”
“那便容后再议吧。”东方璟将折子压了下来。
“陛下,臣有事要奏,”户部侍站出来说道,“国不可一日无后,圣人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陛下如今身登九五,当以祖宗基业为重,广纳秀女,让秀女为皇家开枝散叶,方可安民心。”
“那陈爱卿以为,朕该娶谁为后?”
“这……皇后之位,本该出自丞相之女,但万大人年纪轻轻便官拜宰相,又未曾娶妻,那么微臣以为,陛下或许可以娶万大人的胞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