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种战法,薛延陀竟以此横行漠北,再无敌手。
正是这二十万大军和这独特的战法,给了夷男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打上一场大战,哪怕是和大唐打。
&ldo;传我的命令,让诸位大臣到我的部落里来。还有将各个部落在牙帐的代表皆叫过来!&rdo;夷男深吸了一口气,他需要属下众人和那些酋长们为他增添勇气。
那些站在营帐外的卫士听了夷男的话语,立刻四散开去,通知那些大臣和使臣去了。
没过多久,一个个身影便进入到了大帐之中。
等到人到齐了,夷男目光扫过各位大臣和使臣,口中沉声道:&ldo;各位,今日找你们过来,却是为了一件大事!想必诸位已经知道了吧,大唐皇帝即将领着他手下的文武大臣和四方使节,前往泰山封禅。到时候,定然会带走大量的关中精锐。这时候我等出兵南下,一举荡平漠南,掠其人口牲畜,甚至立足漠南。到时候,就是唐军再想要回攻过来,也为时晚矣!&rdo;说着,双目慢慢眯起,凝视着大帐内的每一个人,&ldo;诸位以为如何啊?&rdo;
听了这话,在场之人尽皆悚然一惊,不可思议的看着夷男。贞观四年的时候,他们和唐军碰撞过,深深的体会到了唐军的强大,就连当年称雄漠南漠北的厥都亡于彼手,羽翼只能说是渐丰,而不是已满的薛延陀,又如何挡得住唐军,如何能与唐军一战?
见到众人的表情,夷男心头知晓他们定是害怕大唐,这才不敢不言相和。当下说道:&ldo;本汗也知道唐军的厉害,可是,若是李世民东游封禅,定会带走大量精锐,到时候,关中空虚,就算我等打倒漠南,太原、幽州唐军出动,也不过六万余人,而我薛延陀连带诸部落,足足有二十万人,难道还害怕这六万人么?只要我等灭了这六万人,而关中又无援军,漠南漠北就任我铁勒翱翔了!&rdo;
听了这番解释,在座的大臣和使臣中的大部分人皆不由有些心动了。论起条件来,漠南草原的降水较多,土壤叫好,气候也较热,更加适宜牧草生长。因此,漠南草原的条件比起漠北来,可要好上许多。而最近些年的发展,使得诸部落人口急剧膨胀,原先的草原已经养不活那么多的人口了,这也是他们彼此征战的原因之一。若是能拿下漠南草原来,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ldo;大汗,此事事关重大,我等还须返回部落,报与我家可汗,待我家可汗商议过后,才能做出回应来!&rdo;那些使臣们纷纷说道,&ldo;不过大汗放心,我等定会极力规劝我家可汗同意大汗计划!&rdo;
&ldo;好!&rdo;夷男猛地一拍扶手,&ldo;若是如此,那就最好了!&rdo;
于是,这些使臣们立刻纵马返回各自部落,极力劝说自家可汗同意夷男真珠可汗的建议。
长安,深夜之中,太史局观天台之上,一位年近六旬老者站在观天台上,仰望星空。在老者的旁边,一位年纪约莫三十岁,峨冠博带的道士也做着同样的动作,&ldo;淳风啊,我都说了,你不用每夜都跟着老夫来这观天台的!&rdo;老者笑着对身边的道士说道。
&ldo;薛老乃是我道门前辈,如今又身兼太史令之职,深夜露重,小子恐薛老寒气入体,这才每日跟来!其实薛老用不着每夜都来,每夜小子都会来这观天台,到时候记录下这星宿变化,交与薛老便是!&rdo;那道士说道。
听这二人的互相称呼,便是一人乃是李淳风,另一老者却是当朝太史令薛颐。
这薛颐在大业年间出家为道,善解天文律历,尤晓杂占。在整个道门之中,也算得上一号人物。自贞观十三年前太史令傅奕去世之后,这薛颐便接任太史令一职。
薛颐摇摇头在,正要说话的时候,忽然间天空异象骤升。只见一道彗星拖着长长的尾巴从天际中央掠过,又瞬间消失在天际。
&ldo;淳风,记下来!&rdo;薛颐的声音有些颤抖了,&ldo;现在是几时几刻?&rdo;
&ldo;丑时初刻!&rdo;
&ldo;记下:丑时初刻,有星孛于太微!&rdo;
李淳风连忙记了下来。当他记完之后,抬头望向那老人时,却见薛颐仍旧望着天际,口中却是说道:&ldo;淳风啊,明日老道奏请陛下,停止封禅一事!&rdo;
正文第三百七十七章于志宁
虽说称心的死,直接原因是张继告了一状,而使得李世民知道了称心进入九成宫之事,然而归根结底,此事的起源还是在于李承乾宠爱称心,而荒废了政务学业,让李世民疼新不已。就算是张继没有来打小报告,李世民诛杀称心,也是迟早的事。
可是,李承乾没有看到这点,他一方面怪罪张允文不守信用,唆使其子向李世民告状,呃,至少他是这般认为的。另一方面又埋怨李世民,埋怨长孙皇后,甚至是于志宁来。
当称心的尸体被扔出宫外,李承乾派人出去,将称心敛棺入葬,算是尽尽人事,了了这两年来的缘分吧!
不过也不知是不是称心的死对他打击太大,这李承乾竟然做出一件让跌眼镜的事情。他竟然在宫中为称心立像立牌位,对其参拜。这件事情传到李世民耳朵里,李世民当下便派人将这像和牌位全部捣毁。若是此事传出去,皇家颜面何在?
同时,还将李承乾叫到身边来,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李承乾悻悻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