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将顿时听得热血沸腾,齐齐起身道:&ldo;喏!&rdo;
李世民慢慢的平静下来,转身看着地图:&ldo;可是,这仗该怎么打,朕还想听听众位的意见!&rdo;说着,李世民的目光便望向李靖。
李靖&ldo;呵呵&rdo;一笑:&ldo;陛下,兵法有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用兵之道自在一个&lso;变&rso;字,所以,老夫也不知道这仗该如何来打!&rdo;
众将领听得李靖都是这般说了,也各自纷纷闭口不言。
李世民也笑了一声:&ldo;药师说的是啊,当年与突厥一战,绸缪数年,众卿与朕细细筹划布局,全面调控战事资源,更有药师与世绩的临机取决,众将士的奋力搏杀,方才能此胜利!此次攻大吐谷浑与当时情况不同,这几年,连续丰收,粮秣充足,仓禀丰盈,故这后勤粮草,尚还可以支撑。朕担心的却是这军备问题啊!诸位给朕说说,这军备情况如何了?侯爱卿,你主管兵部,你先说说!&rdo;
侯君集生有一副高大的身材,双眉如刀,但眼睛却是略成三角形,整张脸也成三角形,下巴尖尖的。虽说这侯君集战功赫赫,可是张允文却是在心头看不起这位兵部尚书。别的不说,但说其生活奢靡,每日渴时便饮人奶解渴,仅此一点,便足以让张允文厌恶了。况且其喜欢夸耀自己功劳,甚至在后来耻居房玄龄、李靖之下。贪赃任性,直至图谋造反。还真是应了古人的那句话&ldo;君子立功,守以谦冲;小人得位,足为身害&rdo;。
只听侯君集说道:&ldo;自攻伐突厥之后,十万将士各回军府,所用军械各归仓库!若是陛下一声令下,一个月内,这些百战老兵便可集结完毕!&rdo;
听得侯君集这样说,李世民微微颔首。
侯君集又道:&ldo;可是陛下,若是我大军势如破竹,犁庭扫穴,慕容伏允带着部将窜逃,这又该如何是好?&rdo;
李世民闻言,顿时微微皱眉。
侯君集又道:&ldo;吐谷浑一带,地势高拔险峻,复杂无比,多有沙碛冰原,茫茫千里,了无人烟。我军追击,在这茫茫荒野之中,却是极易迷失方向,失去踪迹。所以最好的办法便是有人堵在慕容伏允前面!&rdo;
张允文一听到侯君集说道这里,再联系吐蕃使团的动作,心头顿时了然。
李世民沉吟片刻:&ldo;吐谷浑北面乃是陇右道,东面也是我大唐土地。若是慕容伏允战败,只能南逃或西窜。可是这南、西两面皆是千里无人,又有谁去拦住伏允呢?&rdo;
侯君集趁机插言道:&ldo;陛下,前些日子不是有吐蕃使团到达长安么?吐蕃处吐谷浑西南,正好可派兵阻截伏允逃路!&rdo;
侯君集话音刚落,就听见一个声音道:&ldo;此事万万不可!&rdo;
众人一看,却是张允文站起身来大声说道。
&ldo;唔,有何不可啊?&rdo;侯君集见有人出言阻拦,顿时露出不虞之色,张允文并不回话,却是拿出一沓厚厚的情报,上前两步,递与李世民:&ldo;陛下,此乃调查院收集的关于吐蕃的资料,陛下看过之后,即可明白!&rdo;
李世民疑惑的接过张允文手中的情报,垂首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他的双眉竟然渐渐皱了起来,双手翻阅情报的速度越来越快。末了,李世民将手中情报放在桌上,厉声道:&ldo;想不到吐蕃小国发展如此迅速,穷兵黩武,兼并诸羌,按如此势头,不出十年,即会有成为一个吐谷浑!允文,从现在开始,调查院需要加大对吐蕃的的调查力度!&rdo;
张允文抱拳道:&ldo;喏!&rdo;
听了李世民的话,众人顿时疑虑起来。李靖拿过那份情报,看了片刻,也是说道:&ldo;吐蕃虽小,然民风彪悍,赞普强硬,若是放任,定会坐大。且吐蕃地势高峻,我军难以攻打,鞭长莫及,养虎遗患!老臣赞同陛下所言!&rdo;
侯君集顿时急道:&ldo;陛下,如今我大军需要吐蕃帮助,怎可在此算计啊!再说了,吐蕃不过一小国,如何能对我大唐构成威胁,陛下。大将军恐怕是多虑了吧!&rdo;
李靖道:&ldo;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我等虽不是圣人,却也要有这见微知著的本事!&rdo;
侯君集不屑的撇撇嘴,正要说些什么的时候,李世民却是断然说道:&ldo;侯卿不必再言,让吐蕃出手堵截伏允之事,朕断不会同意!&rdo;
侯君集听罢,顿时一脸失望。
在参谋院中商议了半日,从后勤辎重到兵力配置,再到出兵将领等一切,皆是商议确定下来。
当张允文和众将领从参谋院出来的时候,他分明感到背后传来一道怨恨的目光。不用回头,张允文便知道,这道目光是侯君集投过来的。
见微知著,张允文虽然没有这种本事,却知道防患于未然。于是,一回到调查院,他便即刻布置人手,以监察吐蕃使团为名,让林然派人牢牢的看住禄东赞一伙人,看看他们曾经接触过哪些人,并且竟他们接触过的人也监视起来,不论官职大小,爵位高低。
林然当即撒出大量人手,遍布长安城内,将禄东赞等人的一举一动时刻紧盯。
就这样过了七八日,一日朝会之上,李世民下诏,历数吐谷浑数次征召不从,不服王化,执使者,袭凉州等诸多罪状,昭告天下讨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