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元嘉表妹说的是,之前是我糊涂了。&rdo;韩王对着上首的卫皇后一礼道:&ldo;母后的宴会,还请给儿臣留个席位。&rdo;
&ldo;这就对了。&rdo;卫皇后看着倒霉儿子总算被外甥女劝得回心转意,真的是欣慰极了,&ldo;只要你愿意来,母后定然会给你找个绝佳的位置,你放心。&rdo;
眼见着儿子应下,宁妃娘娘也是欣喜极了,一边还不忘感激沈皎这个让儿子回心转意的恩人,&ldo;这次真的是多谢郡主了,若不是郡主,我是万万说不动他的。&rdo;
&ldo;我却是想念宁妃娘娘的亲手做得点心了,不知道元嘉有没有这个口福?&rdo;沈皎笑着对着宁妃道。她之前来皇后宫中,正好吃过一次宁妃亲手做得点心,真的是味觉的享受,让人回味极了。
&ldo;郡主喜欢吃是我的荣幸,我一会儿就去给郡主做。&rdo;元嘉郡主帮了她这么大的忙,她之前想着要回什么礼,但是元嘉郡主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她又没什么根基,家底薄的很,哪里有什么好东西。元嘉郡主能喜欢她做得糕点,拿这个回礼,不过是顾及她没有资产,让她不要破费罢了。毕竟元嘉郡主是什么身份,她的手艺便是再好,也没有让元嘉郡主惦记的道理。
&ldo;你这个馋嘴的丫头!&rdo;卫皇后笑骂道:&ldo;整日就想着宁妃的点心了。&rdo;
&ldo;宁妃娘娘手艺好,说来我极为羡慕八表哥的,能经常吃到宁妃娘娘的手艺。&rdo;沈皎陪着卫皇后笑道。
&ldo;元嘉表妹这般喜爱母妃的手艺,下次母妃再做出什么点心,我定然将自己的那一份匀一半给你。&rdo;韩王知道这次若不是沈皎提醒他自己的婚事关乎前朝,他恐怕会酿成大错,他自是感激的,也随这个表妹玩笑。
&ldo;如此可说定了,到时候八表哥不要反悔才好。&rdo;沈皎玩笑道。
随后卫皇后便和沈皎说起那日的宴会,都邀请了些什么人,沈皎对这个兴致不高,但是也听了一些。之后又给卫皇后讲了六姑娘的事情,卫皇后听完后,不由叹道:&ldo;你六姐姐是个好姑娘,此事全是威远侯府和林二的错,你的意思皇舅母明白,你放心好了。&rdo;
对于外甥女拜托自己照顾一下六姑娘的事情,卫皇后并没有拒绝,不过是一件小事,与她来说根本不值什么,但是显然与六姑娘来说是关乎闺誉姻缘的大事,别说她将元嘉看作亲女,便是元嘉今日对韩王和太子的提点,她也会答应。
&ldo;那就多谢皇舅母了。&rdo;沈皎笑着道。随后一旁的太子妃等人也表示自己会照拂六姑娘,沈皎一一道了谢,然后心满意足地吃了宁妃做得糕点后,才出了皇宫回府。
夜晚,离京城二百里左右的馆驿中。
原本正准备洗漱休息的张敬宗,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人,不禁皱眉:&ldo;阁下是何人?为何擅闯本官房中?&rdo;
张敬宗看着眼前擅自闯入自己房间的人,一身黑色锦衣,上锈复杂的花纹,只是站在那里,似乎并没有对他不利的打算,更加疑惑,这大半夜的,还不想要对自己不利,还要偷偷摸摸的,到底是什么人。
最重要的是,他是跟着端王和赵王的钦差卫队回京,宿在馆驿中,外面也依旧有军队值守,能悄无声息地潜入自己房间,而不被别人发现,足以见其的不凡。
&ldo;张大人莫慌,在下并没有对您不利的意思。&rdo;黑衣人看着张敬宗防备的样子,解释道:&ldo;在下只是奉命前来。&rdo;
说完,只间黑衣人从袖中拿出一个纯金的令派,上刻着复杂的花纹,最为醒目的是其上面刻着的五爪金龙,龙,仅这一个标识,此人背后的身份就不言而喻。
&ldo;御令?&rdo;张敬宗瞬间便知道这块令牌是哪一块。
&ldo;正是御令。&rdo;黑衣人承认道。
见黑衣人承认,张敬宗赶紧下跪拜见。见御令如见圣上,这个规矩每个朝臣都清楚。
张敬宗拜完被叫起后,对着来人问道:&ldo;敢问大人,陛下有何圣意?&rdo;
随后便见黑衣人从怀中拿出一封书信递给张敬宗道:&ldo;张大人,这是陛下密旨,请您现在就看,看完后有什么疑问,现在也就问,回答完您的问题,在下也好回去交旨。&rdo;
张敬宗在此跪拜,接旨后,连忙看了起来,随着时间看的时间越长,张敬宗的眉头皱的便越厉害,若不是上面的笔记和玉玺的印章以及御令的样子都对,他都忍不住怀疑眼前的人是假冒的。
反复将手上的书信看了好多遍后,张敬宗沉思了起来,而坐在一旁的黑衣人也不着急,似乎对其的这副样子早有所料。
良久,黑衣人才听到张敬宗的声音想起。
第253章张敬宗
张敬宗沉思许久,才对着黑衣人问道:&ldo;敢问大人,陛下让下官举荐元嘉郡主为官,陛下为元嘉郡主所谋何职?&rdo;
&ldo;中书舍人。&rdo;黑衣人听到张敬宗并没有直接拒绝,态度温和了些,没有隐瞒,简单直接地答案。
&ldo;中书舍人?&rdo;张敬宗听到这个名头很是一惊,&ldo;可是如今的中书舍人不是已经有人了吗?&rdo;中书舍人从古至今,官阶一改再改,但是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中书舍人一直都是帝皇近臣,地位举足轻重,是历朝历代的帝王为自己看重的朝臣的晋升之路,每一任中书舍人基本上不是未来的阁臣,就是天子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