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它发回英国。这完全是正常的外交程序,施密特认为汉德逊根本无需开口。
但他接着听到的话简直不能叫他相信。&ldo;不行&rdo;,里宾特洛特甫心平气和地
说,脸上出现了不自然的笑容。
他无从解释,因为元首曾明确禁止他将此份文件从他手中泄露出来。
汉德逊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将自己的要求重复了一次。里宾特洛
甫再次拒绝‐‐此次他动了感情,将文件往桌子上摔打。&ldo;反正,它已过期
了&rdo;,他说。&ldo;波兰使者到现在还没有来。&rdo;
施密特心情紧张地观察着,猛然醒悟到这是希特勒玩弄的一个把戏:
他怕的是,如果英国人将此建议转给波兰人,他们可能会接受。作为一个翻
译,若发表什么评论得到的将是杀头大罪。他只好双眼望着汉德逊,默默地
希望他提出将之译成英语的要求。这种要求,里宾特洛甫是无法拒绝的,而
施密特也下决心慢条斯理地翻译,好让汉德逊逐字逐句记录下来,但是,汉
德逊并没有会意,施密特只好在笔记本里划下一条粗大的红线‐‐这是他私
人的记号,意思是战争是打定了。
这样,这次激烈的会见便到此告终。据里宾特洛甫说,在此次会晤中
汉德逊&ldo;相当无礼&rdo;,他自己则是&ldo;相当冷静&rdo;。虽然时候已晚,外长仍立即
在总理府向元首作了汇报,建议给汉德逊一份书面的建议。元首拒绝了。
(3)
次日一大早,汉德逊便打电话告诉波兰使馆的秘书,他&ldo;从准确得毫
无疑问的消息来源处&rdo;获悉,&ldo;在尔后2至3小时内,波兰若不承担些什么,
战争便可能发生。&rdo;
希特勒的电话窃听者把每个字记录了下来。15分钟后,汉德逊给伦
敦去了个电话,除将上述情报重述了一遍外,还加了自己的看法,就是说,
这虽然可能是个恫吓,但也有可能不是。这次通话也被完全记录下来。德国
人虽不完全熟悉英国的密码,汉德逊行为不慎,竟使用电话,这样一来却把
他们的任务变得容易些了(顺便提一下,英国驻罗马大使馆的安全工作更加
松懈。珀恩勋爵的保险柜每星期均定期被意大利情报机关雇用的一名职业小
偷打开。除了将有关英国外交密件密码等抄走外,这个小偷有一晚上竟将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