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似乎是,希特勒几乎已取消了对英国的入侵。&ldo;俄国只需向英国稍
作一些暗示,俄国并不想让德国变得过于强大,英国人就会像快被淹死的人
一样,重新获得希望:在6至8个月内,形势便会完全改观。但是,如果俄
国被消灭,英国的最后一线希望也就破灭了。到那时,德国便成了欧洲和巴
尔干半岛的主人。&rdo;这一次,他的沉思成了坚定不移的结论。&rdo;决定&rdo;,他言
简意赅地说,&ldo;从这些考虑出发,俄国必须被消灭。1941年春。&rdo;前几次
会议上出现的犹豫不决已一去不复返了。他再次成了旧时的元首,一个掌握
命运的人。&ldo;将俄国消灭,越快越好。一击便将这个国家打个稀巴烂,只有
这样,这次战役才有意义。只征服土地是不够的。&rdo;他说,这次进攻一定要
一气呵成,中间不能停顿。他不会重犯拿破仑犯过的错误,被俄国的冬天所
消灭。我们将耐心等待,他说,一直等待到5月。&ldo;有5个月的时间作准备&rdo;,
他满意地说。
他想象中的良辰美景使他神魂颠倒。&ldo;目标是&rdo;,他兴致勃勃地说,&ldo;消
灭俄国的主要能源。&rdo;他是个军阀的化身,迅速地描述了此次动用120个
师参与入侵的计划:首先向基辅挺进;其次,通过波罗的海向莫斯科挺进;
第三,南北夹击,然后便发动一次进攻巴库油田的特殊战役。这个梦想正在
变成现实。
(2)
不到24小时,那个作出了决定的人又在动摇了。他发布了两道指示,
一是号召迅速征服英国,另一道是对此举是否可行表示怀疑。第一道指示开
头便颇具信心:&ldo;为了制造最后令英国投降的必要条件,本人希望向英国本
土进行的海军两栖战得以加强。&rdo;德国空军必须尽快征服皇家空军,然后便
为&ldo;海狮&rdo;养精蓄锐。&ldo;我保留作出这种决定的权利:进行恐怖进攻,作为
报复手段&rdo;,他指出。
第二道命令是凯特尔用元首的名义签发的。它命令&ldo;海狮&rdo;的准备工
作务必于9月中旬完成。它接着说:&ldo;在8月5日开始的空袭英国后14天,
元首将决定是否今年入侵英国:他的决定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空袭的结
果。&rdo;
凯特尔虽将命令发了下去,但他仍觉察到了元首的矛盾心情。&ldo;表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