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出,小日本的战略与清军相反。他们的战略核心是海军制胜。因此,日本海军一直在海面上搜索北洋海军主力,以图决战。
与此同时,日本陆军同样也在朝鲜投入了重兵,毕竟占领朝鲜是最现实的目标。
第20节
9月15日,规模升级的第一战在平壤打响,日军兵力占优。
清军总指挥是谎报军功升官的叶志超,平壤城北由丰升阿防守,城西由左宝贵防守,城东南一带由卫汝贵、马玉昆防守。而聂士成则负责严守清军退路上的要冲。
开战后,除了左宝贵被几倍于己的重兵攻击之外,其他几个方向中日两军人数差不多,杀得难分难解。
一天后,左宝贵寡不敌众,英勇战死,城西被攻破。听到日军入城消息的叶志超二话不说,跑路!丝毫没有军人的职业操守。也是,你能寄希望于一个说谎冒功的人什么呢?
失去了统帅指挥和协调的清军,被日军大败,平壤失守。
一个星期后,清军全部退过鸭绿江,日军完全控制朝鲜。
100、
平壤失守的第二天,即9月17日,主动寻找战机的日本海军终于在黄海大东沟一带找到了目标:北洋水师。
两支亚洲最强大的海军短兵相接。北洋水师十艘舰船对阵日本海军十二艘舰船。
北洋水师的运气很不好,开战不久,司令官丁汝昌就被日军炮火击成重伤,北洋水师各舰失去指挥,只好各自为战。
在这里要讲一个在战争中表现得最为英勇无畏的人,他叫邓世昌。
海军司令丁汝昌很看重年轻的邓世昌,给他加挂衔副将协都统(少将)。这么做似乎是重才,但别人都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丁司令为抗衡福建派系采取的政治行为,因为邓世昌是当时北洋水师中唯一非福建籍水师军官。
在北洋水师中,邓世昌的外号叫&ldo;邓半吊子&rdo;。他带船多年,出事的几率在北洋水师各舰长(管带)中最高。
邓世昌担任镇字号炮舰舰长的时候,曾经在风浪中把军舰搁浅;担任扬威舰舰长的时候,有一次煤带得不足造成军舰在海上漂流了许久;还有一次因为不熟悉水情,造成军舰螺旋桨叶片刮底受损。所以就落了个&ldo;邓半吊子&rdo;的绰号。
但邓半吊子牺牲的那一仗,他打得非常勇敢,比其他管带强多了。
他指挥的&ldo;致远&rdo;号在受伤后,舰身燃起大火,舰长邓半吊子开足马力试图与对方的绝对主力、杀伤力最强的&ldo;吉野号&rdo;同归于尽(也有史料说是&ldo;浪速号&rdo;),争取拉一个垫背的。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还是非常英勇悲烈。
101、
不过邓世昌这种人还是少数。更多的还是贪生怕死之人,譬如&ldo;济远&rdo;号方伯谦、&ldo;广甲&rdo;号管带吴敬荣就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临阵脱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