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繇和韦端说明了来意,又请出了圣旨宣读,马腾心里有些迟疑。不是他不想去打并州,而是实在打不起,没粮食,没装备,怎么打?曹操只说让他去打并州,却半字不提供给钱粮辎重的事情。
韦端见他迟疑不决,害怕误了丞相的大事,就道;&ldo;陛下封将军为槐里侯又晋升前将军,足以说明对阁下的信任,将军切莫辜负陛下一片真心。&rdo;
马腾想了想,沉声道:&rdo;两位舟车劳顿还是先去休息,出不出兵,明日自有分晓。&ldo;
韦端还要说,钟繇摇了摇头,示意他住口。
钟繇道:&ldo;老夫的确也乏了,就先下去休息,明天再来见过将军。&rdo;
出了门韦端对钟繇道:&ldo;看来马腾不愿意出兵。&rdo;钟繇摆手道:&ldo;等着吧,等明天来了再说不迟。&rdo;
两人刚一出门,马腾就召集他手下大将开会。马超、马岱、马铁、马休、张既、冯翊、庞德、傅干、杨秋都被找来。
马腾劈头盖脸的问:&ldo;你们说怎么办?&rdo;众将都迷糊,什么怎么办,没头没脑的?
马腾跳着脚,指着马超道:&ldo;你平常不是话最多吗,怎么现在不说了,快说。&rdo;马超无可奈何的苦笑,他觉得自从上次打了败仗,就被老爹判了死刑,总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每天见他都是横眉冷对。就像现在的事情,他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好说的,说什么?
马铁傻乎乎道;&ldo;父亲,您要我们说什么?&rdo;马腾火冒七丈,厉声道:&ldo;混账,当然问你们该不该出兵了。&rdo;
马岱红着脸咳嗽道;&ldo;叔父,小侄不太明白,我们要出兵去那里?&rdo;马腾一愣,猛然想起来,原来自己还没有给他们看过圣旨。急忙从桌子上把竹简拿起来,说道:&ldo;陛下刚刚下旨,要我率兵去攻打平阳上党,你们说,去还是不去?&rdo;
马超抢在所有人之前喊道;&ldo;去,一定要去,上回败给袁熙那个二世祖,孩儿不服气,这次攻下并州,正好洗雪前耻。&rdo;冯翊趁机站出来道;&ldo;既然天子有诏命在此,主公不去即是不忠,郭援最近屯驻上党,常有意攻伐河东,河东乃洛阳门户,如若被攻破,陛下危矣,主公为社稷忠臣,岂能坐视不理。&rdo;
张既和冯翊一个鼻孔出气,他口才不行,却摇头晃脑,黏着胡须连声附和:&ldo;有理,有理,言之有理,果然很有道理。&rdo;
马腾不置可否却把头转向了首席谋士傅干。傅干生的额头高,微微有点胡子,脸上堆积了一层褶子,看起来似乎很严厉。穿着灰蓝色的长袍,站在那里,比马超还高一个头。这人很有见识,马腾许多年来,对他言听计从。这人重视国家统一,实属腐儒一个,加之提前接到了程昱的书函,自然站在曹操的立场上说话。
傅干微微欠身,拱手道:&ldo;古人有言;&ldo;顺道者昌逆德者亡,曹丞相奉天子讨平四海,法治严明,上下用命,是顺道之人。袁绍以前恃其强大,目无陛下,背弃王命,不忠不孝,可谓逆德也。主公为忠臣,追随曹丞相,又不肯尽力,心怀侥幸,想要坐收渔翁之利。但只怕袁、曹真正分出胜负的一天,就是主公大难临头之时。无论袁氏胜,还是曹丞相胜,都不会放过主公你呀。&ldo;
马腾心思被傅干说中了,脸上微微变色。
傅干一看有戏,又道:&ldo;干有句话不知主公肯不肯听?&rdo;马腾心说,我都听了这么半天了,你在多说两句,也没关系。挥手示意他说下去。
傅干面无表情;&ldo;曹丞相此时正与袁熙相持,而高干郭援,常有意攻取河东,威胁洛阳。曹丞相现在将重兵分布于黎阳城外,黄河两岸,根本不能两面作战,解河东之危,如果主公能引兵讨伐郭援,与河东太守王邑两面夹击,必然大获全胜。主公一举断袁氏右臂,救洛阳于危难,免除曹丞相两面作战的苦楚,曹丞相必定厚待主公,主公不失三公之位。&rdo;
马腾被他一顿忽悠,没了主见,觉得似乎挺有道理。可是他最担心的还是粮草,没有粮草即使好处再多,也打不赢。
庞德在旁边听着傅干说话,心里直犯嘀咕,这都是什么呀,一句一个曹丞相,一句一个大难临头的,吓唬谁呢?曹操跟你是什么关系,我怎么觉得,傅干这老小子,对曹操比对主公还好,连个曹操都不舍得叫,只是喊丞相,丞相的,分明有鬼。
庞德有自己的想法,厉声道:&ldo;主公,我有话说。&rdo;
马腾:&ldo;讲。&rdo;庞德道:&ldo;傅先生说的虽然有道理,但却有些不合时宜。&rdo;傅干气道道:&ldo;你一介武夫懂得什么。&rdo;庞德道:&ldo;先生的话,若是说在往年,庞德绝对没有异议,可此时此刻,天降大旱,民不聊生。到处死人无数。关中土地贫瘠,粮食本来就少,这下子更加紧张。曹操要我们出兵,又不给装备和粮食,这是什么意思,分明就是驱虎吞狼之计,要我们和袁军残杀两败俱伤。到时候,他好一个个的收拾了。&rdo;
马腾和马超马岱,眼睛都瞪大了,这一点他们也隐约的感觉到了,但没有庞德说的这么明白。马腾沉吟道:&ldo;可是圣旨在此,我们又有什么办法。&rdo;庞德心想,圣旨算个屁,现在除了您老人家还把圣旨当回事,谁还鸟他。正如冯翊所说,马腾一心忠于汉朝。到现在还保持着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心境。汉献帝一道旨意,明知前面是火坑他也义无反顾的往下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