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监军程大人也是胆子大,那么艰难守着边关,还敢把霍小将军悄悄放出关口,让他们直接杀去西胡王廷,把留守的王公亲贵全都抓了,西胡这仗还怎么打?只能投降了。&rdo;
顺王恨得直咬牙,&ldo;这么大的事情,孤王怎么不知道?否则孤王留在太原,帮上一把,也是现成的大功啊!&rdo;
同样捶胸跺足的,还有京城一干想捡便宜的官员和世家子弟们。
&ldo;这么大的事情,怎么没透个风声?&rdo;
&ldo;风声?呵呵,人家连皇上都没禀报!没见今儿皇上听到,都一脸惊讶。人家憋着劲儿立大功呢,岂肯分润旁人?&rdo;
&ldo;那这么好的建功立业的机会,就这么全给他们几家人占了?&rdo;
&ldo;也不会全占,咱们这会子请战不就行了?&rdo;
&ldo;对,请战去!打不着大鱼,打些小虾也好啊,那些西胡人总有漏网之鱼吧,他们前面辛苦了,总得后来人补上!&rdo;
……
顺王也扔了毛笔,&ldo;我要见皇上,我要回封地!我抓不着西胡人,也能抓些流匪山贼!&rdo;
下人劝道,&ldo;王爷慎重!万一又惹皇上生气,以为您抢功怎么办?&rdo;
顺王道,&ldo;你想太多了,这会子皇上巴不得多些人来分功呢。听孤王的,准没错!&rdo;
顺王确实没猜错,不管是对于积极请战的官员和世家子弟,还有他这样临阵逃脱的王公亲贵,大局已定的永泰帝十分的和蔼亲切,充分满足了大家保家卫国的热血。
能去的,都安排去了,不能去的,也安排去了。
至于这些人到底能抓回几个胡人,或是几个山贼都不重要了。这大过年的,臣子们如此有报国热情,怎能打压呢?
所以皇上非常好说话的把人都放过去了,又下旨让立下大功的霍小将军,及辛苦了大半年的程监军赶紧回来休息。
沉浸在胜利喜悦里的许多人还看不明白,但谢应台却是嗤笑起来。
&ldo;看!老夫早就说吧,程岳领这个差使就是吃力不讨好。明明出力最多,功劳最大,可这&lso;辛苦了大半年&rso;,只怕是给他人做嫁衣喽!&rdo;
谢耘有些动心,&ldo;祖父,我真不去战场吗?眼下可是白捡战功的好机会。&rdo;
谢应台不屑道,&ldo;捡那点子战功干什么?别忘了你如今已入了礼部,回头等这些战俘送来,有的是你立功的机会,这会子不怪祖父把你塞进这个清水衙门了吧?&rdo;
谢耘笑道,&ldo;还是祖父,高瞻远瞩。&rdo;
谢应台道,&ldo;原打算着你在礼部呆几年,等下届春闱收拢些弟子人心,有些功绩,再给你换个地方。如今看来,倒是让你捡便宜的。这个新年带你媳妇多去宫里走走,找皇上讨要些差事。&rdo;
谢耘点头,说完话便回了自己小院。
福慧郡主立即笑迎上来道,&ldo;郡马回来了,你瞧我今儿剪的窗花好看么?是你最喜欢的水仙呢?你看贴在哪儿好?&rdo;
&ldo;我瞧瞧,唔,是还不错。&rdo;谢耘拿着那几张精美的窗花,却转身就走。
&ldo;哎,夫君你上哪儿?&rdo;
谢耘似笑非笑瞟她一眼,&ldo;贴窗花啊。郡主如此贤惠,为夫回头便送枝新钗给你。&rdo;
他说完便半点不停留的走了。
福慧郡主一直眼睁睁的看着他的背影,进了远处的一处小院。那院门开时,有个极标致的少年迎了出来,谢耘笑嘻嘻拿出袖中的窗花。
福慧郡主猛地紧紧闭了眼,转过身去,而下人已经送来一枝华美无比的珠钗。
握着那枝冰冷的珠钗,福慧郡主的心里,也跟着凉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