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存俭苦着脸问,&ldo;那这些菱角怎办?到底是小姑姑的一番心意。&rdo;
宁绍棠咬了咬牙,&ldo;直接给厨房烧菜!&rdo;
夏存俭问,&ldo;能烧肉么?好歹看在肉的份上,我还能勉强吃两口。&rdo;
宁绍棠看他一眼,&ldo;今儿初一。&rdo;
啊!
宁芳还未满十五岁,就算她嫁了,可宁家上下这一天依旧是着宁四娘吃素的。
夏存俭自然也入乡随俗了,想想道,&ldo;那还是清炒吧,总之我不想再吃甜口了,糖水也不行。&rdo;
宁绍棠赞同,&ldo;让厨房花点心思,总之再不能被那两个丫头看见!&rdo;
叔侄俩捧着礼物,藏着菱角,鬼鬼祟祟的回了宁府。
他们走了,却在宁芳心中落下一个疑团。直等谢二夫人请她去说话,才算解了心头之谜。
&ldo;这是你两个妹妹做的菱角糕,每一份菱角和米粉的配比都不太相同。你都尝尝,哪个口感最好?我和大嫂吃了半天,都吃糊涂了。拿去给丫头们,只知道糖多的最好。哼,一帮子没见识的!茵姐儿和芸姐儿是要做了卖给贵人的,谁稀罕那么甜?素听说你是个会吃的,必知道好歹。快尝尝吧!&rdo;
宁芳看着那一盘子十几种不同标签的菱角糕,顿时有些头皮发麻。
这要一样来一块,她大概今晚都不用吃饭了。
而孟大夫人还说,&ldo;两个丫头也是真上了心,自从你答应在铺子里卖她们的糕点,天天在家里琢磨。打算先做好一样打响招牌,这菱角糕都做了十来天了,也不知做了几百种。如今还不敢端到你面前来,是你二嫂去看萍儿的功课时,才带回来的。&rdo;
宁芳开始懂,宁绍棠和夏存俭看到菱角那复杂难言的表情了。
这些天,可吃伤了吧。
谢二夫人却喜孜孜的道,&ldo;我说你怎么想着打理园子赚出息了,是跟你家舅舅学的吧?如今庆平公主府上也跟咱们似的,在收拾园子呢。不过他们家没人,索性把园子包给你娘了。也不收你娘的钱,只请她帮忙打理,供些鲜花果品就是。你娘那边人手也不多,本说接不了,结果你几个舅舅略看了看,就帮忙出了主意。你猜怎么着?&rdo;
宁芳猜不出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人手怎么打理那么大的花园?
谢二夫人一脸得意,&ldo;到底姜是老的辣。你几个舅舅看了园子便说,地方虽大,但真若打理起来,也不要那么多人的。只要一个花匠,一个木匠,一个泥瓦匠便好了。&rdo;
宁芳惊道,&ldo;怎么可能?咱们府上这么多人手都忙不过来,公主府可不比咱们小,才三个人,怎么可能?&rdo;
这回连孟大夫人也掩面笑了,&ldo;傻丫头,你怎忘了还有匠户?&rdo;
哎哟!
宁芳捂着小嘴,明白过来了。
会手工艺的匠人有两种,一种是良民。
比如家里有点田地,又会点木匠活,便可以以木匠活为生,但报户籍时还是按田地算是农人。木匠活只算是他业余做的事情,不必上税,还得人尊敬,日子相对好过。
但另有一种匠人,就悲催得多。
他们一般是前朝征战时落败的战俘,又或者是获罪官员的下人。总之,这些失去了土地的匠人,就会被官府编入工部匠户名单。
父死子继,不得更改。
每月官府虽会给他们发一点钱粮,但他们接的活都是要上税的,且须时刻听候官府差遣。一般一年轮一班,一班就是三个月,若有大型工程,就没有时间限制了。
若是被抽去修建工事府衙还好,要是万一给抽去修建帝王陵寝,或者是随军出征打造兵器,那基本就是一个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