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挫敌凶焰,固守同古。&rdo;(《戴安澜列传》,解放军出版社一九八八年版)
三月九日,委员长离开腊戌回国,指挥大权交给杜隶明。
十九日晨,日军一个快速大队分乘二十辆缴获的汽车和摩托车,大摇
大摆尾追到皮尤河南岸,日本人根本不把英缅军的残兵败将放在眼里,他们
连通常的火力侦察都省略了,就一路打着枪肆无忌惮直奔大桥。
伏在北岸的先遣营副营长曹行宪少校从望远镜里看得清楚,他把敌人
车队放进伏击圈,然后猛一挥手,随着一声巨响,事先安放的几百公斤炸药
将皮尤河大桥掀上天,桥上的汽车和人群好像下饺子一样纷纷跌下河去,埋
伏在河堤上的中国军队把暴风骤雨般的机枪子弹和炮弹泼向敌人,打得敌人
来不及招架,就扔下许多尸体和汽车仓惶逃走了。
先遣营首战告捷,向师部发回击退敌人一个大队,歼灭一小队的捷报。
打扫战场的时候,士兵从一具日本大尉军官尸体上找到一份作战地图。
地图上标明:同古正面之敌为日军第五十五师团,西路为三十三师团。另有
两个增援的主力师团正从海路赶往仰光登陆。曹营副倒吸一口冷气,连忙亲
自把缴获的地图送到师部去。
同古是南缅平原上一座小城,又译作东吁或者东瓜,人口十一万。同
古距仰光二百六十公里,扼公路、铁路和水路要冲,城北还有一座永克冈军
用机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著名的同古大战就在这里拉开序幕。
第二百师指挥部,师长戴安澜陷入一种少有的和莫名其妙的焦躁不安
中。
形势发展出人意料。在腊戌,委员长对戴安澜的忠诚勉励有加,但是
面授的机宜却十分含糊。委员长再三强调&ldo;保存实力&rdo;,&ldo;坚守同古一两周&rdo;,
可是并未指明坚守同古的战术意义何在。阻滞敌人,掩护英军撤退?抑或虚
张声势?如果集中远征军优势兵力,果敢迎击冒进的当面之敌,击溃或吃掉
其中一部是完全可能的。问题在于戴安澜仅仅是个师长,对于领袖的决策,
他既无权质疑,又不敢贸然多嘴。他的使命注定是&ldo;理解和不理解的都要执
行&rdo;。
既然委员长需要二百师&ldo;打个胜仗&rdo;,他的理解就是要挡住敌人,不许
敌人越过同古城一步。但是先遣营送回的敌情加重了他的不安。一旦敌人援
军赶到,他区区一个师能挡住敌人二至三个师团的强大进攻么?
那时候所谓胜利,就只好同阵地共存亡,可是牺牲的意义何在呢?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