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王一党还未肃清,各地驻军积极清剿匪贼,涌现出一批忠勇之士,得到了新帝的嘉奖。
逆王一党为了躲避追剿是四处逃窜,倒是给了边境的将领一个立功的机会。
新帝甫登基,又是刚刚撸了一批官员,现在是各部都有空缺,新帝急需心腹为其巩固江山。
献松便于唐宛成亲的第二日启程回了京城,到翰林院报道。
此次的新科进士,均是先帝门生,新帝自然是不敢马虎对待,况他现在急需培养自己的势力。
献松被破格选用翰林院编修一职,这是新帝明争眼漏的拉拢。
因着新帝登基,明年又加了恩科,二月便要春闱,献林和锦年年前就得启程去京里,这家里就没什么人过年了。
锦年是特别不想与唐宛分离,新婚燕尔,正是你侬我侬的时候,便磨着她一同进京,唐宛想了想,三个大老爷们在京过年也是无趣,她又不能回娘家过年,便决定,去攻坚她娘,也跟着去京城住上一段日子。
薛氏起初不肯,说是这一大家子人扔不下,都去了京城,谁照看门庭啊!
唐宛是磨破了嘴皮子,终于是说动了母亲,便开了个家庭会议商议这事。
周姨母夫妻是不愿折腾了,便留下看家,大梅母女自是要跟着的,几个小的也不能留下,都得带着。
薛氏和闺女又商议了带哪些奴仆前去,留下的人分配了职责,又提前置办了年礼,家中所需,给周姨母留了足够的花用,一行人便浩浩荡荡的进京而去。
锦年、献林、阿槿和阿新还有玉贵先行一步,到京城的宅子收拾布置,待薛氏这一行人到了后,已是庭院整洁,窗明几净,屋舍温暖。
唐宛与锦年在娘家用了膳,便回了自己的宅子,两家离得并不远,只隔了一条街,走着不过是一刻钟的功夫。
清灵几个跟着来的丫头婆子看着宽敞的院子,是惊喜不已,一会儿瞅瞅这儿,一会儿逛逛那。
唐宛也不欲约束她们,熟悉熟悉也好。
上次唐宛买下这宅子时已经买了些奴仆护院,锦年早来几日又挑选了些忠厚勤奋的仆人,现在这院子里也算是有了些人气儿了。
小两口十来日没见了,这会儿奴仆都在归置行礼,二人窝在暖烘烘的屋子里说着体己话。
唐宛懒洋洋的靠在奶白色羊毛软垫里,身上搭着条猩红色的细绒毯,懒懒的说道:“国子监可打点好了?”
锦年靠在另一侧,把脚伸进她暖暖的毯子里,笑笑道:“都打点好了,我和二哥到京的那日便去拜见了王将军,第二日便都办妥了。”
提到王硕,唐宛有些索然,齐若芸大婚已是一月有余,可是一直未给她来过书信,当初的亲如姐妹,如今却是形同陌路,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锦年见她神色郁郁,便转了话题,说起了家中奴仆的安排:“昨个儿我统计了家中的奴仆,加上门房处的共有三十二人,我简单的分配了下专司的事项,你看看哪里需要添置的,明儿再去买几个!”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