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氏道:“瞧你,当着孩子的面说这些干什么,瞧给孩子羞跑了吧!”
陈氏笑道:“咳!我这不是替咱侄女高兴吗,一家女百家求,弟妹可得瞪大了眼睛好好挑选,最好挑个读书人家的公子,咱们金秀那可是是旺夫旺家旺子孙的命呢!将来做个官夫人,那也说不定啊!”
薛氏看了看陶氏,有些不自然的笑了笑,低头喝粥隐去唇边的一缕不悦。
自打她知道金秀是正月初一的生辰,她就动了那么一点两家结亲的心思。
男孩子们都去书院之后,家里也方便了些,金秀来得更勤快了些,平时陪着她做做针线,聊聊天,薛氏逐渐的习惯了她的陪伴。
这孩子心性好,有耐性,也有眼力见儿,上午从不来家里,每次都是吃过午饭才来,下午就回去了,薛氏多次留她吃饭,她都推辞了!
日子久了,薛氏明白,这孩子是真的过来陪陪她,她也逐渐对她生出了婆婆看媳妇的情绪。
陈氏说的事,她不是不知道,可她还是在犹豫,长子这么优秀,以后是一定会在仕途上有所建树的!
金秀这大字不识的村姑,如何能配得上那样人中龙凤的长子啊!
可她也希望能给儿子找一个知根知底的好姑娘,大户人家的姑娘纵然好,规矩多不说,还讲排场,她们这样的贫寒之家,如何能禁得起大户人家的姑娘挥霍啊!
香芹总是说要教金秀认字,这段时日,这俩丫头一有功夫就躲在屋子里习字,金秀每天都写满了一大篇子的字给她看!
她心里是欢喜的,无论金秀能不能给她做儿媳妇,她都希望金秀能多学些字,多懂些道理!
唉!心里总是纠结,她还是要再等等,她不甘心,给长子找个目不识丁的乡下女孩子做长媳。
薛氏心里做着斗争,陶氏却笑道:“借嫂子吉言喽!不过啊,我就这么一个闺女,这些年,她在家里也没少吃苦受累,如今家里条件稍好了些,我还不想这么早就给她许了人家去立规矩呢!”
薛氏点头道:“嫂子这话说到我心里去了,咱们自己生的闺女,那是心肝宝贝似的疼着,一朝要是嫁为他人妇,那可是没什么清闲日子过了,伺候公婆,照顾小叔,小姑的,成天的立规矩,我想想就心疼死了!以后我儿媳妇,就不必立规矩,他们成了婚,就分出去自己过日子,我可不摆什么婆婆的款!”
陶氏听得两眼直放光,像是遇到了知音一样附和道:“弟妹说的可是这个理儿啊!我那长媳,成亲第二日就起来伺候我,我说啥没让,他们成婚也有快三个月了,我是从来不插手他们的日子,儿媳也十分的孝顺,过个十天半月的就买些物件回来孝敬我们,哎!我这心里是极妥帖的!”
陈氏羡慕极了,她大女儿嫁的那户人家,没什么家底不说,还没事就拿女儿立规矩,女儿回来一回哭诉一回,她这做娘的怎能不心疼呢!
叶氏也道:“我们做婆婆的,也是打媳妇熬过来的,如何不知做儿媳妇的苦呢?咱们对儿媳仁厚宽和些,她们自当是记在心里的,我那俩儿媳也是极孝顺的,家里的事情,也都不让我操心!”
几个妇人言说起家里的儿子,媳妇,女儿的,那就像研讨会一样,那是人人有话说。
唐宛听了一会儿,没啥有价值的,就出去找香芹说话去了。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