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仁亲王听罢浑身一震,大汗淋漓,不顾身份,起身呵斥道,&ldo;你!你要干什么!你我我们把我们把征夷大将军都给你了,你还不满足!&rdo;孟昭德对于智仁亲王的愤怒好似浑然不知,又所答非所问的说了另一句话,&ldo;老夫肯定会力保天皇尊贵,亲王多虑了,老夫怎么会废黜天皇呢,你多虑了,以后不用再问这个问题。&rdo;智仁亲王被说得满头雾水,心想我没问你要不要废黜天皇啊,是你自己一直自言自语啊,可心里已经平静下来,慢慢坐下后,低声道,&ldo;这这自然是大将军的忠心,不知道将军此番来,找本王有何要事?&rdo;孟昭德这才第一次听真了亲王的问题,呵呵笑道,&ldo;是做臣子的要麻烦天皇陛下啊,虽然老臣有直奏天皇的权力,但是天皇尊贵,乃诸神后代血脉,老臣凡夫俗子,不敢多番叨扰,所以冒昧来见亲王,请亲王从中帮助。&rdo;
智仁亲王点点头,原来是求自己办事啊,可转念一想,自己能帮他什么,天下百姓,土地,军队都在他手里,自己要啥没啥,可别是陷阱啊,于是小心的问道,&ldo;不知道将军所求何事,本王能否办到?&rdo;孟昭德笑道,&ldo;办得,办得,亲王一定办得,老夫所要的非常简单,其实就是两件事情,没有陛下的手谕,就不合法,有了就合法,如今乱世终结,哎,老夫不敢狂悖,所以许多大事,要陛下一锤定音啊。&rdo;智仁亲王这就放心了,原来是手谕的事情,那无非是官位啊,爵位啊,反正去岁上洛,他和幕府已经达成协议,每年岁币上贡三十万贯,公卿每家八万贯,得了好处,为之帮帮忙,也是应该的。
智仁亲王问道孟昭德何事,孟昭德答道,&ldo;也是两件天皇陛下都知道的事情,不过是办好了,现在要收尾而已,其一,本国与大明近在咫尺,当年太阁在时,受封日本国王,他怒斥而不应,两征朝鲜,生灵涂炭,前番老夫上奏天皇,依允大明的条件,罢兵修好,开放互市,咱们不要什么土地了,想和大明做生意,换取天朝粮产,布匹,瓷器等物。&rdo;智仁亲王应道,&ldo;这是好事,将军不动刀兵,富国强民,开放海商,皇兄是同意的,不知道有何问题?&rdo;孟昭德叹气道,&ldo;老夫乃是唐人血脉,虽归于源氏,然总有宵小说三道四,所以这般和大明国的外交事务,老夫都是谨小慎微,先上奏天皇,天皇许可方才去谈,现在谈成了,也要请天皇陛下手谕,亲自同意,老夫方能执行。&rdo;智仁亲王听罢还颇有些意外,没想到这孟昭德非但没有出卖主权,反而步步小心,尊敬了天皇,也为国民争取了实惠,当日出使之前,条框都是上呈天皇御览过的,自然无所谓,于是智仁亲王痛快答应,尽快请天皇颁旨。
第二件事孟昭德又说道,&ldo;另外,老夫考虑年事已高,有鉴于当初太阁在世之时,还有先君信长公,或者父子同丧,或者父死子幼,乃至战乱不止,乱世晚二十年方能终结,实在大弊端也,所以老夫想上奏天皇,让出征夷大将军之位,交由世子宪文掌管,如此老夫百年之后,也可放心,政权不会动荡,天下依旧太平啊。&rdo;智仁亲王点点头,对此事也无所谓,毕竟都是孟家一家子的事,总不能让渡给外人,父传子正常事,生之死之天皇总要同意的,于是一口答应。
见智仁亲王应允,孟昭德又道,&ldo;至于老夫赋闲,请天皇陛下如此书写,其一,老夫让渡征夷大将军之职,由老夫指定继承人,如此日后成为定规,宵小之辈不能借权柄操纵废立,其二,老夫赋闲后,体恤由幕府出旨意安善,则历代将军不会再麻烦天皇陛下,其三,老夫拟议更变执政官位大小,剥夺京都几位官僚的权限,王京今已定名,每年上贡不断,天皇陛下身边不该再有幕府之臣子叨扰,若这三条,天皇陛下可以答应,老夫愿意出经费百万贯,扩建御所王宫,不知可否?&rdo;智仁亲王一听大喜,修缮皇宫,除了当年织田信长拨款十万贯,太阁上贡三次共计五十万贯外,基本无人操心,多少年都无人这般关怀,现在孟昭德不但每年上贡,而且直接要求为天皇扩建皇宫,这么实惠的事情换取为几个不成文的规矩正名,智仁亲王自然同意,愉快的答应下来。可惜这位二十六岁的年轻人,却远不知其背后的深意,这样轻快的就掉入了孟昭德的陷阱之中。
12月,孟昭德一行人启行回京,同时带走了天皇陛下的谕旨,孟昭德抵达名古屋的当日,各地驿站已经快马将消息公布天下,传令两京和二十八州尊奉,当月下旬,孟昭德根据天皇第二道谕旨的旨令,宣布本人辞任幕府征夷大将军之职,就任太政大臣,领源氏宗族之长不变,征夷大将军交予孟宪文执掌,并加封京师都卫府务奉行,并要求所有大名向孟宪文宣誓效忠。
这之后,孟昭德在诏书中的陷阱才浮上水面,孟昭德根据诏书中所写的允许幕府安善卸任大将军,并由现任大将军指认后任者两条做出指示,从此后非孟氏三子后人,不得继任幕府征夷大将军之职,且幕府大将军卸任或者死亡后,由幕府继任者追封名号和谥号,并在美浓开辟源氏一族孟家园陵,开始修缮自己的陵寝,从此将幕府的政权更迭抓在了自己的手里,不允许天皇再说一句话了(史实,二元政治的初衷也是在此)。
1606年(庆长十年)1月1日,在这一天,太政大臣孟昭德亲自为孟宪文带上了象征征夷大将军的绣虎纯黑平式冠,百官对孟宪文三拜九叩,口称孟氏万岁万万岁,第二日,孟昭德坐镇名古屋城,又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请出了天皇陛下的第一条谕旨,派人当着天下臣工的面,通读了一遍,这些东西五雄大名不必说,就是外样大名好似加藤嘉明他们,还有指派往各地的知州知县都耳熟能详,早先传阅谕旨的时候就已经记住了,今日还读一遍,是为何呢?哪知道谕旨刚刚读罢,身为幕府第一臣子的山下政文就走上观礼台,大声的宣布了一个决定,&ldo;太政大臣孟昭德殿下,遥领天皇陛下旨意,不得有违,自今日起,与大明永世修好,称藩通商,即日起,拜领日本国王之位!百官叩首,恭贺大王登基!&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