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在线观看 > 第657章(第1页)

第657章(第1页)

2月9日,深思熟虑后,八省变革章程拟定,戍部省因为有近卫军殿前马步兵总督使存在,职权相互重复,所以撤除,近卫军殿下的殿前马步兵副兵官裁撤,左近卫大将和右近卫大将为近卫军直属副职,直接向总督使负责,其中左近卫大将率近卫军左近卫营负责王城和外三城的防务,右近卫大将率近卫军右近卫营负责虎口关和京师外围隘口,桥梁等防务,完美的接管了戍部的职责,本来就风雨飘摇的二公子一党遭到毁灭性打击,苦苦支撑戍部,署理戍部正堂的以心崇伝为孟宪杰保留下来的嫡系武士都在戍部任职,现在倒好,直接部门给关了,全部人等下野!

为了掩盖此举主要是彻底打垮二公子一党的事实,顾命大臣们又对剩下七省做出了变革,首先继续保持八省数量,提式部省(组织部)为八省之首,掌管天下官吏,保持民部省(户部),刑部省(立法局和执法局),兵部省(国防部),治部省(外交部)不变,合并大藏省和宫内省,由大藏省(国家税务总局)出一厅负责皇室的收支,衣食,和杂务,代替宫内省的职权,新设工部省,负责国家建设,幕府施工,民夫管理等工作,提拔观政督察府入八省行列,更名监察省(中央纪委),天草时秀领监察正官,恢复左京大夫,右京大夫,和上京大夫一起,为监察省三副职,分别负责中央,地方,礼法三方面的监察工作。

如此改革,彻底在上层官员体系中,清除了所有孟宪杰派系的人员,付出的代价是,监察省作为新兴八省之一,从副职到底下各级办事人员,都比其他七省位置要多,虽然不是八省之首,可实际是八省中最庞大的一省,且天草时秀身居次相,从此权势熏天,只有掌军的藤堂高虎足以与之抗衡。至于官面上,确实得到了好处,第一,职权分明,办事效率提高,第二,裁撤了一省,合并了一省,节流了大批钱财,让内臧库每年的收入从一成上升到了一成七,将近两成,而且八省精简人员,从最早的总共三百五十一人变为二百一十七人,又缩编了四成,官员的薪俸在税赋总量中只占两成不到,国家可用于应对突变的资金更多了,文惠王也是喜笑颜开。

1622年(太平四年)6月初,这一切尘埃落定后,当初和藤堂高虎,天草时秀私下秘密约定,顾命大臣协力合作,完成这次大变革,彻底清除了孟宪杰党羽,所要付出的最终代价,就是阿倍秀明终于上书,宣布年老不能力持,下野归隐,放弃了臣僚第一权位中书执笔大臣,虽然文惠王不允许阿倍秀明致仕,可阿倍秀明几次上书请求,最后甚至称病不朝,藤堂高虎和天草时秀见他真心实意,就从旁劝说文惠王,文惠王最终考虑到阿倍秀明七十高龄,实在不易,而且如今新政深入人心,国富民强,确实不必阿倍秀明太过操劳了,于是下旨同意,加封阿倍秀明为世子少师,同大将军事,赐钱三十万贯,致仕归隐,旨意所到第二日,阿倍秀明便封金挂印,飘然而去,一代传奇名相,文韬武略,协助孟昭德开创孟氏幕府鼎盛之势的天下奇才,从此了无踪影,消失于茫茫人海之中。

阿倍秀明走后,旧党联络已经散落各地的二公子一党,打算再次发难,可目睹阿倍秀明忠义之举的上杉景胜执意不允,且就在阿倍秀明走后两个月,8月间,同为五国公之一的真田昌幸,还有尼子氏尼子义忠,分别离世,上杉景胜越发觉得凄凉,真感争来争去争了一世,又有何用,最后不也是殊途同归,于是上书请求致仕,效仿真田昌幸那样,安度晚年,对于五国公,除了阿倍秀明和藤堂高虎之外,孟宪文都是尽量希望他们早点致仕,见上杉景胜开口,赶紧同意,忙加封上杉景胜为同大司马事,赐钱三十万贯,在京师归隐,可惜好日子没过多久,在第二年,1623年(太平五年)4月19日,兴国公同大司马事,孟昭德亲传弟子,一生追随左右,为其鞍前马后,建功立业,协同开创幕府盛世的上杉氏景胜公长辞离世,享年六十七岁(史实)。

中书执笔大臣悬空之后,藤堂高虎和天草时秀都对这个位置虎视眈眈,手握军权的藤堂高虎不稀罕这个位置,但是也不想让天草时秀拿到手,尤其是他已经掌管言官,如果再得到文官第一把交椅,那天下臣工就要任他宰割了,所以阿倍秀明才致仕三天,他就率先出手,私下联络了近卫军殿前马步兵总督使浅井辉政,兵部正官安东隆盛,治部大辅上杉定胜,并面见了文惠王,文惠王在听取几人的意见后,也意识到,天草时秀乃大将军佐师,次相,言官之首,若拔为首相,那莫说日后大将军孟庆桢,就是今时今日,只怕也无人可以斗得过天草时秀,他便真的成为一代权臣了!最后文惠王下旨,竹中重门数年来执掌财务有功,且对新政了若指掌,当接替阿倍秀明,拔为中书执笔大臣,臧库检阅使由副手江之岛玄一担任,大藏省大藏正官由副手增田盛次担任,二公子孟庆华,浅井直政,阿部定秀,濑户长治,天野长兴,井伊仁德,土岐俊丰,或老或少,共七人入八省履职,第二代开始逐渐接班,交替政权,你方唱罢我登场,最高权力的政治角逐又拉开了新的篇章。

第一百七十九回留书斗天草

更新时间2012-6-99:41:28字数:9038

竹中重门担当中书执笔大臣十一个月后,弹劾他的奏折已经堆得和小山一样高了,这里面没有政敌故意的陷害,也没有被打压的失势一党反击报复,甚至亲自任命竹中重门为中书执笔大臣的文惠王孟宪文都保持着平静,没有对攻击首相的言官做出处罚,原因很简单,这些奏折里说的内容都是真实可信的,归纳起来就是两点,第一,竹中重门为相不力,所谓首相者,比之直接处理政务,更重要的是会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能把合适的人选放到合适的位置上,让他们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可从未在八省任职,从内廷学直奔内臧库,又蹿升为首相的竹中重门在这一点上的表现,非常令人失望,他事必躬亲,细察详办,恨不得每一件事都手把手在指挥八省去做,一时间除了监察省之外,剩下七省就和木偶一样,机械化的重复着首相所要求的每一件事,行政僵化的同时,竹中重门也因为繁重的工作,迅速病倒了,第二,竹中重门为相无道,所谓无道者,就是说他眼里只有钱财,习惯性的把自己放在了一个理财者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大型的兴建工程,官员的任免赏赐,军费的用度和增减,种种种种,以往的他是臧库检阅使,考虑的就是如何赚钱,然后存钱,等中书要钱的时候,老实的很出去,要多少给多少,现在好了,调款权限就在他手里,以往的怨恨正是最好发泄的时机,官员本年岁赐太多了,那就减,军费的开支比去年多了一成,那就压缩,七道的维修工作用度资金上百万,那就改成五年一维修,总之一个首相,过的和一个府里的账房一样,斤斤计较,锱铢必较,幕府的内臧库在这三个月内,所存续的财富,竟然赶上了五年前一年的总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