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和我对军之人,乃是黄忠黄汉升。”
“他的实力很是强劲,可面对我的南蛮军,仍旧没有任何办法。”
诸葛亮讶然,没想到还有这么一个往事。
于是笑道。
“然后呢?”
祝融夫人起身,为诸葛亮端上一杯酒,又给孟获倒上。
烈酒入喉,孟获叹息。
“我本以为,胜券在握,优势在我。”
“可谁曾想那黄忠竟然用诸葛先生之策,数次胜我。”
“从战略上,我已不得不服。”
“但真正让我等心服口服的是,在获胜之后,诸葛先生竟然不计前嫌,差人送来了番薯。”
“先生或许有所不知。”
“我南蛮之地,地势偏僻,能吃的东西本就不多。”
“只能靠着山林野果,捕猎野兽为食。”
“可随着人越来越多,这些东西哪里够吃?”
<divclass="tentadv">“这些年来,不知饿死过多少百姓。”
孟获摇了摇头,眼中闪过心痛,旋即又转化为崇敬。
祝融夫人也流露出崇敬,为孟获满酒的同时,接话道。
“自从诸葛先生送来番薯,教导我等种植与食用后。”
“数年来,我们南蛮百姓不再食不果腹,彻底解决了食物不足的问题。”
“故而我等皆奉诸葛先生之恩。”
“若无诸葛先生,我南蛮百姓不知饿死多少。”
孟获叹息一声,端起刚满上的酒。
“敬诸葛先生!”
言罢,便一饮而尽。
诸葛亮闻言,顿时恍然大悟。
当初蔡瑁烧了兄长五百亩良田,本以为能毁掉兄长心血。
却不曾想,还有一部分番薯苗留存。
原来这些番薯苗,又被兄长弄到了南蛮种植。
以南蛮现在的状态,这些番薯苗看来已成规模。
诸葛亮在心中不禁感叹。
不愧是兄长啊。
居然想到将番薯苗送到南蛮培育。
如此一来,既留存了番薯,确保以后粮食无忧。
又安抚了南蛮,将其民心收入囊中。
可谓是一箭双雕,不服不行。
“先生,你远道而来,一路上也疲惫了。”
“稍等片刻,我让人准备宴席,好生招待。”
诸葛亮本想拒绝,却被孟获以诸葛先生之弟,绝对不能怠慢为由,强行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