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阮子尧也确实不错,年纪轻轻就凭自己的真本事考中了秀才,那时也算是京城纨绔中,不可多得的上进好青年了。
但他为人不擅交际,也不够圆滑,很不适合当官,所以就算有这么好家族背景,也只是在鸿胪寺任一个小小主薄,基本算是闲差。
但这也没关系,次子嘛,又不承袭爵位,家族也不求他多有出息。就算他只爱舞文弄墨,吟个诗作个画什么的,也就随他去了。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阮子尧和新安郡主优哉游哉的过了小二十年,阮家大哥忽地随老伯爷的过世,也病逝了。
而兄长虽有成年儿子留下,却是庶子,唯一嫡子年方六岁,活不活得到成年还两说。于是忠勤伯府这个爵位就哐叽一下,如天降大饼,落到了阮子尧头上。
惊喜之余,夫妻俩又有些发懵。
自来悠闲惯了,这要顶门立户又哪里立得起来?但已经掉进碗里的肥肉,就算不为了自己,能不为了自家嫡亲儿孙争一争?
难道真等儿孙们大了,再把爵位还给长房去?再看他们眼色过日子?
自然是不甘心的。
眼看丈夫不中用,于是新安郡主只得开始出门交际。讨好宜华公主也是看她在永泰帝面前颇为得宠的份上,谁承想今日就得了没脸?
看妻子恼了,素来就没什么刚性的阮子尧顿时夫纲不振了,赔笑道,&ldo;我不过那么一说,你看你急得!&rdo;
新安郡主心里火更旺了。
若丈夫能把她吼一顿倒还好了,可这样软弱,从前做小两口她是挺满意的,可如今做一家之主,有什么用啊?
&ldo;说说说,你除了说,还能做些什么?&rdo;
本以为会象往常那样,把丈夫噎死在那里,谁知阮子尧当真有话要讲。
&ldo;你别跟我斗气,我倒有件正事想跟你商量。&rdo;
&ldo;你能有什么正事?&rdo;
新安郡主犹自不信,谁知阮子尧却提起一个人来,&ldo;你可还记得庆平小公主?&rdo;
新安郡主一惊,&ldo;你怎么提起她来?&rdo;
庆平小公主,是已经过世的惠妃娘娘所出大皇子的嫡女。
出生时,刚好京城久旱降下一场甘霖,缓解了灾情,是以永泰帝极为高兴,觉得这小孙女给王朝带来的好运,于是待她满月便赐下公主封号,是孙辈中第一尊贵及受宠之人。
只可惜大皇子后来在与兄弟中的争斗中落败,被贬为庶人,未几便郁郁而逝,留下这个小女儿无人照应。
掐指一算,她今年都该有二十了。
阮子尧道,&ldo;今儿这情形你也看见了,皇上心里还是盼着一家和睦的。若此时有人出面,替庆平小公主求情,给她寻个婆家,你说在皇上心里,算不算立下一功?&rdo;
新安郡主细细一想,还真有几分道理。
大皇子当初虽然获罪被贬,但庆平公主的封号却没被褫夺,足见皇上对她还是有几分祖孙之情的。只是这些年也无人提及,只怕皇上也忘了还有这么个孙女了。
瞧今儿皇上那意思,还是想做个仁慈的明君,起码是不想在史书上留下恶名的。
从前那些皇子们作乱,该死的都死了,不死又留下儿女的,无非也就那么仨瓜两枣的,实在算不得事儿。
如果自己去说成这件事,会不会在皇上心目中留下一个温和厚道的好印象?
再说阮家跟后宫皇子可是半点瓜葛也无,便是要做亲,她家儿女早都各自婚嫁,孙儿辈的又太小,去说这话,真不怕人怀疑她是别有所图。
&ldo;但若是我去提了这事,皇上问起该如何婚配来,又得怎么说?庆平公主这身份,高不得又低不得。寻常人家断断不能嫁。若是稍好些的人家,谁肯娶这样老姑娘?&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