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
宁芳还没反应过来,程峰已经说了,&ldo;想必是太原府的官员不忿被顺王夺功,才齐心合力干的这件事。横竖我们英王府是个最好的靶子,为求自保,那姓涂的可不就扯上三弟了?&rdo;
听他口气,似是不欲再追究此事,宁芳父女对视一眼,皆是苦笑。
程峰是顾及到宁家的颜面,所以想息事宁人,省得攀咬上宁怀瑜吧?
但这件事往大里说,却是差点要了程岳兄弟的命,就这么轻轻揭过,反而会让他烂在心里,留下根刺。
所以宁怀璧身为一家之主,表了个态,&ldo;我兄长近年行事,颇为偏执,任旁人如何劝,他都听不进去。故此,母亲想尽快把几个孙儿的亲事订下,把家分了。&rdo;
宁芳一愣,终于要走到这一步了么?
宁怀璧望着女儿,神色中颇有几分无奈。
不管程岳挨打此事中有没有宁怀瑜的首尾,但宁四娘在听说大儿子立下战功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分家。
到底是亲手养大的孩子,就算隔着层肚皮,她也太了解宁怀瑜了。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他算是贯彻得最为彻底。
此人爱惜功名富贵,但更爱惜自己的性命。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去领兵平叛?还立下战功?
宁四娘根本不信。
所以这件事里就算顺王有不对,但宁怀瑜也绝对屁股干净不了。
倒不如干脆借着他这回升官发财,跟这庶子做个了断。省得他日后又不知做下什么事来,连累全家。
好在如今宁芳已经嫁了,所以几个兄弟姐妹议起亲事也不算突兀。
宁怀璧告诉女儿,&ldo;绍棠的亲事,祖母打算拜托大伯。芸儿茵儿的亲事,却得麻烦你了。至于萱儿,如今一时还定不下来,只好先给她再多攒一份嫁妆。等到时出宫,你祖母说了,不管嫁与不嫁,是必要接到自己身边来的。&rdo;
宁芳明白,这是担心宁萱出宫太晚不好嫁。不过看样子,爹娘已经做好养这堂姐一辈子的准备了。
至于剩下的弟妹们,除开年纪还小的那几个,剩下的若想结门好亲事,还真需要她这个王妃出头。
至于宁怀瑜,就算他私下里再怎么不敬嫡母,但只要他还想做官,明面的礼法上便不敢有亏。所以宁四娘要决定孙女们的亲事,他也不好十分反对。
唯一宁绍棠那里略麻烦,但如果有宁守仪出面,敲定一门象样的亲事,想来宁怀瑜也是不敢彻底撕破脸的。
所以痛下决心的宁四娘才让儿子把这话带到程家,潜台词便是,她们打算与宁怀瑜决裂了。如果他真的做出对不起程家的事,不必手软。
但这个时候的发言权并不在宁芳,而是在程峰身上。可要让这样一个憨厚长兄说出不利于弟妹娘家的话,也委实太难为他了。
所以宁芳便替他说了句,&ldo;等王爷醒来,再跟兄长们商量着办吧。&rdo;
如此最好,程峰很是松了口气。
而宁怀璧前来,也不是为了逼人家给一个答复的,重点是要把自家的态度表明。
宁芳又道,&ldo;这会子天色已晚,女儿便不留您了。只谢师兄既然特意来报的信,我也要给他准备一份回礼才是。&rdo;
宁怀璧点头,回家时便捎回一份礼物。
只是进了家门,看着急急迎出来,面容姣好比女子更甚的谢云溪,宁怀璧心中微叹了口气。这是个聪明俊秀,又知恩图报的好孩子,可惜却跟女儿无缘。
不管女儿这个王妃是不是做得有名无实,但宁怀璧知道,宁芳不希望用恩情绑定一个青年的人生,那他这个当父亲便也不能如此自私。
所以他心中虽然无比惋惜,脸上却依旧没什么好脸色,只淡淡道,&ldo;这是王妃听说你妹妹也来了京城,特意送她的。&rdo;
谢云溪终于如愿以偿,把操劳了一辈子的姨娘和妹妹接上京城了。但跟着姨娘和妹妹一道来的,还有他的嫡母。
老话说得好,瘦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