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大夫人一噎,随即都快哭了,&ldo;那可怎么办?难道看着他们去死么?&rdo;
眼看程岳又是一眼扫过来,宁芳只好接着说下来。
&ldo;那倒也未必。大嫂你别急,这事儿我想了一天。普照方丈也说,因许多贵族嗜吃牛肉,如今倒也不是孟家一家,许多乡下竟是私宰耕牛成风,弄得百姓怨声载道。于是我就想,若能想个法子,制止这个风气,倒比只盯着这个案子要强。&rdo;
再看程岳那不动如山的眉眼一眼,她才敢硬着头皮所说心中所想。
&ldo;如今咱家被皇上忌讳,但要是处处示弱,未免更加憋屈。所以,所以我倒觉着,孟家犯的这事,若利用得好,未必不是我们王府的转机。&rdo;
什么?
孟大夫人瞪大双眼,&ldo;难道你,你竟是要拿我孟家去给皇上开刀?然后再来个大义灭亲,成就程家的大仁大义?你这未必也太狠心了吧!若拿你娘家,你舍得吗?&rdo;
第432章出气
宁芳无语。
旁边程峰的面色已经很不好看了。
孟大夫人嘴上说着要孟家撤状子,但心里还是不愿意孟家出事的。
甚至都没有想过,孟家应该因此接受惩罚。她只是想尽快的息事宁人,却没有想过程家会因此承受多么大的压力。
明明错的是孟家,为什么还要说程家大义灭亲?这难道不是替天行道,主持正义吗?
还说宁芳狠心,难道她明知程家会因此处境艰难,还希望程家把孟家那些糟心事全兜下来,才算是不自私不狠心?
且这样的话,心里想想也就罢了,如何能拿到丈夫小叔面前来说?
当话说完,看四下里的静默,孟大夫人终于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ldo;大爷,我,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觉得,就算我娘家有孩子犯了错,不是都拿命去填了么……杀人不过头点地,还想怎样?放了那些佃户,给他们些钱,咱们都不追究了,不行么?&rdo;
孟大夫人委屈得直哭。
可她的这份委屈,却让程峰更加失望了。
妻子还是想不明白,她的立场应该站在哪里。宁芳年纪虽小,却比她识大体得多。
也就是这个时候,程峰突然有了一丝后悔。
当年执意娶这个青梅竹马,门第不高的姑娘,真不知是害了她,还是害了自己。
程峰叹道,&ldo;你先别哭,弟妹也是想处理好此事,否则何必当着你的面来商量?你不过听话听一半,就着急上火的怪罪人,这叫别人怎么做?&rdo;
跟他赔不是有什么用,重点是弟妹啊!
孟大夫人总算是回过味来,跟宁芳道了个歉,&ldo;弟妹,嫂子刚才一着急,说话就没过脑子,你可别跟我一般见识。&rdo;
宁芳自然说不会,然后迅速抛开这些无用的争执,切入正题。
&ldo;我是想着,能不能借着这事,让王爷上道奏折给皇上,严查私宰耕牛之风。至于孟家,也可以在王爷的斥责之下,痛改前非,也未必不能博回一场好名声。&rdo;
孟大夫人还听不大明白,但程峰已经赞道,&ldo;这主意好!你娘家不可能为了几个佃户退让,但若是有场功名富贵等着他们呢?皇上不可能因此事嘉奖英王府,却不一定会吝啬于嘉奖一个小小的孟家。&rdo;
宁芳点头,她就是这个意思。
孟家做错了事,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与其死不悔改,还不如痛快认错。反正闯祸的子弟已经死了,何不为活着的人多博些好处?
程岳想得更深一层,&ldo;我如今伤着,不便亲自出手,最好是通过一个皇上信任的人,把折子递上去。如此有功便是旁人的,我们也可以顺便卖个人情了。&rdo;
宁芳悄悄竖起大拇指。
这才是高人!简直把她的小心思摸得一清二楚。
程峰顿时想到戚昭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