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大明首辅严嵩 > 第460章(第1页)

第460章(第1页)

&ldo;上谕……&rdo;皇极殿的正门边,升起一方华盖,在无数的辉映下远远望去,就像是腾起了一片金黄色的云彩。

&ldo;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do;浩大的紫禁城里,响起一阵山呼般的呼声。声音撞在四周鲜红的宫墙上头又回荡回来,像是充斥了整个宇宙。

站在其中,每一个人都不由自主的生出一股渺小的感觉,禁不住的想要跪倒在地。

&ldo;朕即位四十年有一,武不及太祖,成祖;文不及仁宗,宣宗。然朕略以慰者,尚有薄德也。&rdo;黄锦的面前,有两个司礼监的随堂太监,两个一起拉开了一副圣旨。

&ldo;朕常三思,非思常之思,盖曰,思仁,思慈,思天下百姓苦。朕自登基四十一年来,常食不过七数,常服不过八套,盖因思天下尚有无居少食之民。呜呼,朕既为天下万民君父,何其不忧也……&rdo;

&ldo;自三十二年来,上天常降灾于世,两京一十三省,无一幸免,朕心如火灼,日夜反省自身,惟恐以一身而获罪于天而祸于民。今,设金箓斋法于殿前,之光上映于天,下明于地,九幽凡世,皆沐光明;诚心诚德,愿天佑我大明。&rdo;

&ldo;诚心诚德,愿天佑我大明……&rdo;皇极殿前,无数人拜倒地上,高声接颂。

&ldo;幽冥之界,无复光明,当昼景之时,犹如重雾……众生或无善业夙有罪根,殁世以来,沉沦地狱,受诸恶报,幽闭酆都,不睹三光,动经亿劫,我天尊大慈悲,弘济多门。垂燃灯之文,以续明照夜,灵光所及,罪恼皆除,更乘忏拔之缘,便遂往生之愿。&rdo;

上千名方士和道童,齐声高诵《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滔滔之声,犹如滚雷,回响在紫禁城的上空。

第六卷第五章金殿惊变

许多年后,后人谈起嘉靖帝的时候,心里都会涌现出情绪。

嘉靖帝虽是沉迷修道,可是仔细算起来,他倒也并不是真的无德。他修道的目的其一自然是想要成仙得道;而另一个目的,却是真的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祈祷实现天下大治。

也就是说,其实嘉靖帝只是选择了一条过于极端的道路想要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而真正让人们对嘉靖帝记忆深刻的,也绝对并非嘉靖老人家的这么一番苦心,更是和那一场浩大的金箓斋法无关。

当年正是嘉靖帝一眼看中了萧墨轩,把他从那么一大群纨绔子弟里边揪了出来,并且把他送到了自己的儿子的身边。才有了日后萧墨轩和张居正等人一起主导的&ldo;隆庆之改&rdo;,才有了从&ldo;隆万中兴&rdo;开始的真正大治。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世宗录王氏注解本》,其曰:民感世宗之德,多念萧公也。

庞大的东方帝国,终于在自己坠落深渊的最后一刻,攀上了岸,并且把命运重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ldo;吏部诸官进青词贺表,祝吾皇龙体康健。&rdo;吏部乃六部之首,即便是进献青词,也是以吏部为先。

吏部尚书萧天驭,领着一干人等,在冯保引导下走到玉阶下,一边早有随堂太监,从众人手上接过青词贺表送了上去。

接着是户部,礼部,兵部,以及翰林院,都察院。大理寺各个衙门。

大小官员,一个个神情肃穆,依次行礼。尤其那些六七八品的小吏们,握着青词的手,多有微微颤抖着。仿佛握着的不是一张纸,而是整个身家。

翰林院的学士们,虽不似那些小吏们那般,可是也未免低下头去,偷偷地朝着手上瞅了几眼。阁台清苦,翰林院数百学士。真正能出得了头的,也只是少数。即便不只为了自个的身家,只埋头做着学问,又如何能一舒心中抱负。

&ldo;元辅大人可是细算过了,今天这一回,却是又要花掉多少银子?&rdo;内阁几位阁老,站在皇极殿内的左手边,离着皇上约有两丈长远;右手边则都是京城里的侯爷们。

而问话的人,正是中极殿大学士,内阁大臣高拱。

&ldo;肃卿管着礼部。手里头自然有一本帐,何须要来问我。&rdo;徐阶定了一下。轻轻一笑。

&ldo;再过上一个月,便就是过年的时候。&rdo;高拱似乎对徐阶的态度并不在意,&ldo;那宗藩禄米的事儿,议了半年仍是没个结局。这过年前,各地宗藩的禄米,京城百官地俸禄都得发了下去……&rdo;

说到这里,高拱突然停下了话,因为他看见站在一边的郭朴突然朝着自个丢了个眼神。回头看时,却见皇上朝着这里看了几眼。

&ldo;到时候自然有到时候的分晓。&rdo;徐阶眼睛并不看着高拱,而是朝着丹墀的方向。&ldo;江南那边,宁波市舶司派往南洋的第一批货船已是折回,算下来,已是有了五六万两的赢余。急切的话,年前就可以走水路进京。&rdo;

&ldo;宁波市舶司?&rdo;高拱听见徐阶提起这个,心里顿时不禁动了一下。&ldo;却是什么时候来的文,我怎是没见过?&rdo;

&ldo;呵呵……&rdo;徐阶听见高拱问起,也不回答,只是呵呵笑了几声,再不说话。

派往南洋的第一批货船,确实已经在十来天前回到了宁波港。这一回能来回得如此便利,倒是托了那些直浙的大户地力。

这些大户从前虽都是私下做着走私的营生,可是和南洋一带地商人居然也是有些联系。这一回发的什么货,到了南洋之后又该进什么货,从谁个手上进。若不是有这些大户派去的人引着,只怕到了开年的时候,也未必回得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