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大明首辅严嵩 > 第487章(第1页)

第487章(第1页)

萧墨轩出了银子。在附近寻了几个街坊。原本众人都有些躲着,可见着是锦衣卫地番子出面来请,又有重金相得,便有几个胆大的婆婆应了下来。

见已经有人照料,郎中也说没了大碍,萧墨轩的心也是渐渐落回了原处。

又念着须得在年三十前去裕王府拜见裕王爷,除了把东西留下,萧墨轩又丢下几锭银子,也等不得三人苏醒过来,便要起身离去。

临走之前。也是少不得对几个番子一顿赤裸裸的威胁,最后也一人分了一个锭子。

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番子们又惊又喜。岂还有不答应的道理。千恩万谢的,把萧大少爷给送了出去。

只等萧大少爷刚出门,番子们便一起集体拍着胸膛庆幸逃过了一劫。一个转身。又分散到了墙角,掏出怀里的银子,喜滋滋的咬上了一口,又笑眯眯的揣了回去。

&ldo;这海瑞……&rdo;萧大少爷走在路上,却是咬牙切齿,&ldo;这帮如狼似虎的番子。&rdo;

又走了几步,却是忽然又停住了脚,仰天长叹一声,&ldo;忠孝两难全,倒也是难为他了。若是我,决计是做不到。&rdo;

萧公墨轩,作为一个历史上最为传奇地人物,在后世所编的《名臣录》中排行第一。

而在《名臣录》中,编撰者也是给了他无比崇高地评价:&ldo;惟三皇五帝,唐宗明祖可比也。&rdo;

把一个臣子和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放一起互相评价,纵眼看穿整个历史,也是仅有的一个。更令人惊奇的是,任何一个看过《名臣录》的人,都对这一段话丝毫没有任何不同意见。甚至有人提出,在这一句话中,唐宗明祖还是沾了萧公的光。

所以对于这样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也向来都是历史学家们最感兴趣的研究对象。

萧墨轩的一生中,最为熟悉和贴近的人,自然是少不了海瑞。

可是当历史学家拿萧墨轩和海瑞相对比地时候,却是惊奇的发现。这两

根本就是两个个性完全不同的人。

萧墨轩虽是一生屡建奇功,常常以一个铁血一般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可是仔细研究之下,却发现他其实一个非常柔情地人。

对于上司,他体谅,忠诚。对于属下,他耐心,体贴。对于自个的家人,更是即使是豁出了命也要去保护,容不得受一丝伤害,对于凡是威胁到家族安全的人,比如当年地严家,他绝不留一丝情面。

虽然看上去,萧墨轩竟像是一个极为护私的人,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千古一臣。

而海瑞,却更像是一把利剑。利剑出鞘,非伤必折。不是给敌人致命一击,便就是自身断碎。他的行为做事,只是依靠着规范的道德标准和法律,勇往直前,甚至没有一丝顾虑,不考虑任何后果。

可是偏偏这两个性格大异的人。却是一生视为知己之一。但是在世人看来,萧公墨轩的个性,却更容易引起人们心中的共鸣,也更容易被人视为首先地楷模。

当人们总结的时候,总是喜欢引用萧墨轩当年说过的一句话:&ldo;治天下,非一人所为。&rdo;

其实从这个角度上去看,不管是萧墨轩也好,还是海瑞,或者是隆庆帝,张居正。冯保等人也好,如群星璀璨,正是这些性格各异的人的齐心合力,才真正铸造下了一个盛世的基础。

等回到西安门萧府的时候,已是过了午时中。

好在东西都是早就打理好的,萧墨轩倒也没费什么工夫,陪着娘亲和岳母略用了些饭。上午穿的那件衣裳,早就是被灶灰弄脏了,饭前便就被萧墨轩换了下去。只等用过了饭,萧墨轩便喝起萧三等几个。乘上轿子,朝着裕王府而去。

裕王爷早就知道了萧墨轩回京的消息。也像是早就知道萧墨轩要来。这边萧墨轩刚进了大门,便被告知裕王爷已是在前厅候着了。

萧墨轩倒也不奇怪,吩咐抬上了礼物,先朝着前厅走了过去。

&ldo;你只当送我些东西,便就是补了回来?&rdo;绕过大门口地蟠龙照壁,前厅的门边便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ldo;子谦见过王爷。&rdo;萧墨轩没想到裕王爷居然会是走出前厅相迎,顿时也是禁不住心里一热。

&ldo;你且是说也没说了声,便就去了江南,且也和本王连个招呼也没。&rdo;

&ldo;圣命难违。&rdo;萧墨轩微微一笑。朝着裕王拱了拱手。

&ldo;这半年在江南可好?&rdo;进了前厅,两人分上下首坐下,裕王便立刻朝着萧墨轩问道,&ldo;你做的那几桩事儿。便是连本王且都常替你捏着把汗。&rdo;

其实对萧墨轩来说,兴许也真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自个压根就没觉得又多惊人。可传到了裕王的耳朵里。兴许又加上了少许的夸张,便又是另外一种味道。

&ldo;父皇……眼下可好?&rdo;两人对坐片刻,等奉上了茶,裕王略泯一口,突然朝着萧墨轩问道。

萧墨轩眼下是外臣,也不常在京城里头。而裕王是皇上的亲生儿子,整日的呆在京城里头。此时却由裕王来问萧墨轩,皇上眼下可好。即便是萧墨轩自个,也是觉得有些怪怪的。

萧墨轩不是傻子,昨个皇上在万寿宫见自个地时候,虽是看起来坐得端正,可萧墨轩也能感觉到嘉靖帝的身体地微微颤抖。他坐起身来,分明便就是强撑着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