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读书不读《金瓶梅》,自称风雅也宛然。
可偏偏萧大公子就真的没读过《金瓶梅》,所以自然也自觉逊了几分风雅。
王世贞,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字元美,江苏太仓人。乃嘉靖至万历年间名士,若只论
,名声之大,当可排入当世前三。
有这么一位高才在眼前,抛开内阁三大佬,徐阶,高拱,张居正不言,这几个人,萧墨轩一时间倒也没那本事去折腾。可随谭纶,海瑞,戚继光,李时珍,徐渭等人的渐渐浮出水面,萧墨轩已是禁不住也要给王世贞划起条条块块来,定要是做到了人尽其才才是。
况且,有关《金瓶梅》的种种传说,也是不停的撩拨着萧墨轩的心思。
兴许……弄个原版来看看,学习一番,倒也不是不错,萧墨轩如是想。
&ldo;嘶……&rdo;听萧墨轩说起王世贞,冯保自然是知道,微吸一口气,略皱了眉头,&ldo;这……兄弟我倒也是不知。&rdo;
&ldo;若是我记得不错地话。&rdo;冯保又歪着脑袋略想了一会儿,&ldo;嘉靖三十八年,王世贞之父王予,以河失事为严嵩所构论死,世贞解官奔赴京师告免未成。&rdo;
&ldo;此后此人便再没了音讯。&rdo;冯保像是有些可惜似的啧了下嘴,&ldo;想来此人倒也是可惜,先因杨继盛事,交恶于严嵩。又因为一幅赝品地《清明上河图》,被折腾得家破人亡。潦倒如此。可惜呐……可惜。&rdo;
&ldo;噢……&rdo;萧墨轩听说一时间没有王世贞的消息,也略有些懊恼,轻轻的回了一声,又淡笑了一下。
&ldo;这王世贞,其实倒也是当世才子,颇有几分高名。&rdo;冯保何等聪明之人,萧墨轩这么一番显而易见的举动,岂又是能躲得过他的眼睛,&ldo;难道萧兄弟……&rdo;
‐
&ldo;呵呵,冯兄说笑了。&rdo;萧墨轩微微摆了摆手,&ldo;眼下兄弟我不过是一方经略,这王世贞既然有如此盛名,又岂能容得下他。&rdo;
&ldo;哈哈,萧兄弟倒是谦虚了。&rdo;冯保哈哈一笑,挥了下袖子,仍和萧墨轩相对坐下。
&ldo;此人和严家素有大仇,当日其父犯事,兄弟我听说此人长跪于严家门前,严嵩仍不得免,对严家着实是切齿。&rdo;冯保朝着萧墨轩缓缓说倒,&ldo;眼下已是嘉靖四十二年,去年的时候,此人便当是三年丧期已满。依此看,萧兄弟若想招揽其人,并不困难。若冯保想得不错,萧兄弟若举荐此人,此人日后定当是惟萧兄弟马首是瞻,萧兄麾下,便又多了一个人才。萧兄弟想要做事儿,可少不得。&rdo;
王世贞和严家有仇,而倒严一事儿,萧墨轩自然是功不可没。只依此一看,王世贞必然会对萧墨轩有多几分好感。
&ldo;冯兄慎言。&rdo;听了冯保的话,萧墨轩却是突然脸色一变,&ldo;你我虽是至交,可兄弟却也不敢去想着结党之事。&rdo;
自己拉起一帮子人来,做事儿自然是方便,可做皇上的,最怕的就是做臣子的结党,尤其是像嘉靖帝这样疑心颇重地主子,当年严嵩倒台,也和此未必没有关系。况且眼下真正掌权的是内阁里的那几位,只怕他们也未必能真正容得了自个去切他们的田地。
萧墨轩即便是对于戚继光这几个算得上是心腹地,也不敢太过张扬。至于谭纶,王崇古,一时间倒也算不得完全是自己人。
&ldo;萧兄弟放心,一时间不掌握着利害,凭谁也不会计较太多。若计较起来,内阁里的那几位,又如何说?&rdo;冯保又是嘿嘿一笑,&ldo;置于有无之地,看似无用。可萧兄弟又岂想过,这其中的好处?&rdo;
&ldo;好处?&rdo;萧墨轩有些不解地看着冯保,&ldo;还请冯兄赐教。&rdo;
&ldo;有二。&rdo;冯保抖了下袖子,从中伸出两只手指来。
&ldo;当年严党执权,二十年来,少不得被迫之人。&rdo;冯保略压低了声,&ldo;其中名声大者,便如这王世贞。&rdo;
&ldo;眼下严党虽倒,可这京城里头新浮上来的,却都是那几位的人。&rdo;冯保又继续说道,&ldo;如王世贞之流,不但未受了恩惠,大多便是连个罪名也未来削去。&rdo;
&ldo;内阁里头那几个,经营多年,都是根基深厚。&rdo;冯保把脑袋凑得离萧墨轩更近一些,&ldo;萧兄弟你入仕尚短,虽有些皇上和裕王爷的信任,可若想如他们一般,谈何容易。&rdo;
&ldo;兄弟我听说,当年胡宗宪的师爷徐渭,便就在萧兄弟的手下。&rdo;冯保略停一回,泯了口茶水,&ldo;那徐渭虽跟着胡宗宪,属着严党,其实倒也同属落难之人。这雪中送炭,更胜锦上添花。这一帮子人,若是恢复了元气,着实也是不可小窥呐。&rdo;
第六卷第二十三章是福是祸?
冯保所说的话,字字句句听起来,竟是要萧墨轩开始着手经营自个的势力。
&ldo;若是使当得好。&rdo;冯保嘿嘿笑道,&ldo;抵当得上经营数年之数。&rdo;
萧墨轩略抬眼看了一眼冯保,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一时间却未开了口。又停了半晌,才微微笑道。
&ldo;却不知冯兄所谓的其二,又是什么?&rdo;
在冯保面前,若是遮遮掩掩的,非但没有必要,甚至还会拉远两人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