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这句诗的前一句么?思君春日迟。”宝钗缓缓道。
“额……巧合。”
“好。再下一句,独倚长剑凌清秋。”
贾琮忙辩道:“我用的可是刀,一辈子没用过剑。”
宝钗哂道:“管你用刀用剑,加上前一句,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请问,说的是何人呢?”
贾琮干笑:“莫非指的是令狐冲,他用剑的。”
“呸。最后一句,原诗是,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句句不离某些人,委婉多情,巧妙别致,应人应事。是不是比我们说的都好呢?”宝钗轻声道。
贾琮忽地嗤一声笑了,没想到素来端重大气的宝姐姐,也有吃醋的时候。
“笑什么。”宝钗嗔道。
“宝姐姐,管她说的是谁,在我心中,姐姐永远是我的大妇。”贾琮很狡猾地转移话题。
宝钗虽明白他的诡计,仍含羞啐了他一口,暂饶过了他。
贾琮松了口气,先摆平一个,见黛玉仍忿忿看着自己,忙赔笑点头,摊了摊手,表示自己很无辜。
这边凤姐儿、李纨都说过了,总算轮到贾琮。
众人都笑着看来,就等着贾琮出丑。
贾琮有些紧张,低声道:“宝姐姐,你记得提醒我啊。”
宝钗哪里理他。
鸳鸯翻出一张牌来,道:“左边一片地。”这是地牌。
贾琮略一沉吟,道:“时来天地皆同力。”
宝钗微微点头,上下两个二点,比作天地,倒也不错。
却不知,贾琮哪里管什么牌面、文雅,只管押韵过关,碰巧说对了一回。
鸳鸯又道:“右边长幺两点明。”
明、明,贾琮念叨两遍,忙道:“不及宝钗教我情。”
众人大笑。
宝钗也嗔怪地瞪了他一眼,说的什么。
鸳鸯道:“中间还有张丁三。”红1点,黑2点。
“三、三,有了!不教胡马度阴山!”
“好!”众人鼓掌,这个说的不错,1点比作胡马,2点比作阴山,关键是符合贾琮的身份,气魄非凡。
鸳鸯道:“凑成便是‘七星剑’”
贾琮顺口道:“将士血泪无人见。”这也是他在辽东的切身体会。
众人都道好。
贾琮笑道:“过关了罢?”喝了口门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