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如兰虽看不见,但听到儿子的呼声,眼眶瞬间就湿透了。
一边抚摸着儿子的脸颊,一边硬是把跪在地上的百里长安拽起来:
“当年的事不怪你,这世道如此,便是族中老祖也。。。。。。”
常如兰一边抹着眼泪,一边不留痕迹的转移话题,唯恐儿子百里长安自责。
百里家人人皆知,当年之事乃百里长安的逆鳞,不可触碰。
“看见你父亲了吗?这个老家伙,偏偏这个时候外出,说是什么郡守大人找他有事。”
“什么事能比儿子回来还重要?等他回来,看我怎么收拾他。”
百里长安一边听着母亲的碎碎念,一边冲身旁丫鬟点点头,搀扶着母亲,走向前厅。
他岂不知母亲心思,但如今的他,已不再是那个一言不合,便拔剑怒斩的少年郎。
有些事,搁在心里,不代表遗忘。
而是在不断沉积。
“郡守大人找父亲,自然是有急事,母亲不用担心,我已见过父亲。”
如今这天下虽妖兽横行,但在大衍帝国九州三十六郡内,有城池和军队镇守,还算安稳。
“快,快让厨房多备些酒菜,等老爷回来后,可要好好庆祝庆祝。”
“是,夫人。”
百里家心善,从未亏待过下人,所以一旁的丫鬟见百里长安回来,都开心得很。
“臭小子,快跟娘说说,这么些年在外头,吃了多少苦?”
常如兰拉着百里长安的手,怎么也不肯放开。
眼睛看不见的她,唯有拉着儿子的手,方才心安。
“这一走就是十年,若不是时不时地寄封家书回来,娘可怎么。。。。。。”
心里虽不埋怨,可说着说着,常如兰的眼泪又掉了下来。
“这次回来定要多住些时日,否则为娘定饶你不得。”
说话间,常如兰作势欲像儿时般揪住百里长安的耳朵。
可手伸至一半,忽然想起自己的儿子在十年前便是长安郡剑道第一人,如今更有可能是位仙人,如何。。。。。。
百里长安笑笑,连忙将脑袋伸了过去,笑着与母亲说起这十年游历时的所见所闻,听得常如兰是心惊胆战。
。。。。。。
是夜。
因为百里长安回来的缘故,整个百里府邸大红灯笼高高挂,一片喜庆。
等仆人们将饭菜都端上桌后,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百里尧风风火火的赶了回来。
“老爷,饭菜都已备齐。”
“老爷,夫人和少爷都在偏厅,就等着您开饭呢。”
一见百里尧进门,福伯连忙迎了上去,从百里尧手里接过缰绳。
百里尧点了点头,怎么也按捺不住那颗激动而紧张的心,连忙奔向前厅。
“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