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位反清复明人员写下这首诗的时候——慈宁宫还没有修好呢。”此话一出,别管清朝人是怎么想的,反正其他各个朝代的观众都笑喷了。笑死,新房都没有建好,请问他们是怎么在这里成亲的?这是全靠闭眼瞎编啊。果然是明朝的遗民啊。有人啧啧的感慨着。造谣水平跟他们的史书编纂者简直就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垃圾得非常稳定。想想那个传闻中被万贵妃的残暴吓得直接自杀的小太监吧,对方后来甚至又在同一本史书的不同篇目里死而复生了。这大明文人造谣的菜鸡水准可真是半点没让人失望。季驰光:“当然,可能也有人说,或许是这首诗的记载时间出问题了,没准儿是在慈宁宫修缮完成以后才写的——放心吧,慈宁宫修完以后,多尔衮都凉了好几年了。”“如果这是真的……”“那这不是正经婚姻,这是冥婚啊!”【老虎爱吃绿豆糕:噗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以后营销号的标题有了——《震惊!一国太后竟被强行拉走配冥婚!》。】!康熙:雍正到底是谁?“噗——”不管是哪个朝代,基本上听见这话的都一口喷出了嘴里的茶。……这么敢说的吗?冥婚……这东西虽然确实上不得台面,但是,胜在历史悠久,大家基本都知道。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只不过,老秦人比较注重实用性,对于这种并没有实质性婚姻作用,而且还浪费人力物力的制度,老秦人直接给禁了。一直到宋代,这个制度才重新兴盛起来。不过,虽然冥婚制度后面又死灰复燃了,但是这种制度毕竟有悖人性,一开始还好,只是两个去世的男女匹配婚姻,到后来,甚至一度和殉葬联系在了一起,越往后发展,便越发面目全非。渐渐的,这样灭绝人性的制度遭受了绝大多数人的唾弃,最终在清朝灭亡之后被彻底消灭,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季驰光无视观众们的无语情绪,继续道:“考虑到孝庄太后应该不会这么委屈自己,所以,这种可能性可以直接无视。”观众:“……”这不是废话吗!既然儿子的重要性无可取代,那孝庄太后为什么又要委屈自己和小叔子扯到一块呢?季驰光:“而被很多人猜测孝庄太后可能存在下嫁之事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多尔衮的自称一再变化。”“多尔衮的自称,从原本的皇叔父摄政王,转变为了皇父摄政王——想给顺治皇帝当爹的心情昭然若揭。”【花好月圆人寿:我好像明白为什么顺治皇帝想要鞭尸了——谁给你的胆子跑来当我爹的?】【老虎爱吃绿豆糕:而且,说真的,当初让顺治当皇帝,本身就是为了避免内斗,成功过渡权力——多尔衮在去世之前,在大清的声望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带领清兵入关的是他和他的弟弟,律法也是他制定的,可以说当时,很多人甚至不知小皇帝,只知多尔衮,这事情干得比鳌拜还绝,说不定就是打着皇父之名想要谋朝篡位呢。】季驰光一顿。这个其实也很有可能。虽然明清两代寡妇被吃绝户的情况屡见不鲜,以至于当时寡居在家的女人处于极端的弱势地位,但是,清朝入关之前,其实寡妇还是很吃香的。皇太极那么宠爱贵妃娜木钟(董鄂妃传闻中的婆婆,能和海兰珠平分秋色的厉害女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位曾经是林丹汗(察哈尔首领,皇太极的心腹大患)的嫡福晋,嫁过来的时候自带一大笔嫁妆(林丹汗的遗产)。多尔衮或许真的曾经动过想要迎娶孝庄的念头,但大概不是为了爱情,而是为了孝庄太后身后的政治资源。毕竟娶了皇帝他额娘,也算是皇帝的半个阿玛,那手动继承皇位岂不是理所当然的?季驰光顿了顿,继续道:“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佐证理由就是,孝庄太后不愿意和皇太极合葬。”观众们:“???”小皇太极更是脱口而出:“为什么?”好奇怪,谁家福晋不和自己的丈夫合葬?要知道,一般除了正室之外,一般普通的侍妾都还没有这个资格呢。那个什么布木布泰,既然得到了这个机会,那应该珍惜才对啊。怎么反而还往外推呢?康熙想起皇玛嬷去世之前和自己说的那些话,不禁陷入了沉默。他……他其实是能理解的。毕竟,在康熙还没有成为少年天子之前,他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