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刀尖上的糖是什么意思 > 第1章 后记一(第5页)

第1章 后记一(第5页)

不展开评价安史之乱,说一个人,“李光弼”。

都知道他是再造大唐的名将,一个郭子仪,一个李光弼。可是有几个知道,李光弼在最后也要拥兵自重的,只不过死得早没弄成,否则,恐怕都轮不到田承嗣搞出魏博牙兵。

郭子仪是另一种画风。

皇帝与勋贵,是斗争又合作。

但是这种斗争与合作,对国家有什么好处呢?对文明有多大意义呢?

如果李三郎,如果我们这些一千年以后的灵魂,还觉得需要一个皇帝,哪怕在晚唐这样一个皇帝威严扫地的时代,还觉着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来拯救世界,究竟是不是一种悲哀?

我是学法律的,从骨子里,我就不喜欢皇帝,不喜欢头顶上有一个在法理上能够随意支配我自由与财产的挂逼。

请问,在座的谁喜欢?

我们平民都不喜欢,难道勋贵门会喜欢?

老李家花了上百年,在李隆基这里达到了皇权的高峰,然后被安禄山掀了。之后,大唐花了上百年时间把“皇帝”几乎彻底拉下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五代那句,“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这就是赤裸裸地将皇帝拉下神坛。

此时此刻,只要再向前走一步,中国就可以走出一条新道路,然后李三郎却要自己当皇帝?

我觉着这才是真的没有品,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曹丕篡汉做皇帝,遇上个司马懿,几乎灭族。

司马家搞内斗,闹出个五胡乱华、神州陆沉。

李唐代替了杨隋,但宗室被杀了一波又一波。

“皇帝”才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他要以一击之力跟整个天下作斗争。

从个人角度看,做皇帝可能是一种成就,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意义?

很累的!

很难的!

上去了就下不来啦。

不但自己下不来,子子孙孙都下不来。

如果有下来的那一天,就是粉身碎骨。

为什么李三郎选择“虚君实相”,没有自己坐那个天下第一的宝座?我看有读者说,李三郎搞这套是很白痴,很政治无知。

恰恰相反,这是总结中外历史,这是李三郎最好的选择。

没有之一。

不坐那个位置,他才可进可退。

不坐那个位置,儿孙才能有的退,有活路。

李三郎自己不走那一步,比走那一步更好。

话说回来,国际歌怎么唱的?

没有救世主!没有神仙皇帝!

如果二十一世纪的故事还总要回到一个皇帝身上那就太悲哀了。

所以,别人的故事我做不了主,但在自己的故事里,我不愿意。

哪怕有一些朋友会不喜欢。

喜欢刀尖上的大唐请大家收藏:()刀尖上的大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