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蕊探了探季昭昭的额头,&ldo;姑娘醒了?烧退下了,再多喝几幅药就该好了。&rdo;
季昭昭恍惚,她是回到了十五年前?这里难道不是地府?
一连过了三天,她终于确定了,这里是永平二十五年,她回到了她长大的地方。一砖一瓦,都是她熟悉的。
十岁那年,她确实得了风寒,缠绵了一个月才好。
这次&ldo;回来&rdo;,她配合喝着苦药,比记忆里早了半月好了,后遗症就是她老是觉得嗓子里进了灰尘,喝什么都压不下去。
她知道这只是幻觉,却忍不住。
听见她咳嗽,白蕊温柔地俯下,身问道,&ldo;小姐还是咳嗽?&rdo;
&ldo;库房里只有最差的黑炭,烧起来老大的烟味,别说姑娘了,就是我也闻不惯。&rdo;青垚此刻才十岁,嘴巴快的很。
&ldo;等我叫厨房的人做个冰糖雪梨,姑娘吃了就好了。&rdo;白蕊道。
&ldo;我没事,就是天冷换季了,身体消受不住,肺火旺,多几天就好了。&rdo;季昭昭忍住喉间的痒意。
他们一主两仆,正打算给去主母商氏请安。
晨昏定省,本来就是该有的礼仪。
前半月季昭昭得了风寒,这总算好了,赶紧去给母亲请安。
她们一迈进商氏的院子,打帘子的丫头喊了一声,&ldo;大姑娘到了。&rdo;
商氏放下了手里的羊毫笔,伸手招呼着,&ldo;过来我瞧瞧。&rdo;
季昭昭乖乖的上了软塌。
商氏先伸手探了探额头,觉得入手不烫了,然后又摸了摸手,&ldo;额头不烫了,但是手还有点凉。&rdo;
&ldo;去把我那小熏笼拿过来。&rdo;商氏道。
商氏身边的钱嬷嬷去开了箱笼,取了个银色的雕花小熏笼出来,钱嬷嬷把小巧的搭扣打开,里头还有一个半圆的勺子样的东西。钱嬷嬷一边捡着烧的正旺的碳,一边说,&ldo;这还是夫人小时候用过的。碳放了进去,怎么颠都不会倒出来。&rdo;钱嬷嬷放好了碳,又把搭扣合上,大概两人巴掌大的熏笼就塞到了季昭昭的手上。
热烘烘的热气不断的传了过来,本来略有些冰凉的手,很快就暖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