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儒生直接开口问道:“你觉得我们现在这大明朝,还能有多少年的国运。”
说完儒生便盯着朱小明,想要看看这个孩子还能给他带来什么惊喜。
可听到儒生问题的朱小明,却是一脸震惊,好像在确定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怎么会有人敢问这种问题呢。
儒生的这个问题,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听到,怕是会有大麻烦的,多少年国运岂是他们这些人可以轻易谈论的。
儒生看着被吓到的朱小明笑道:“怎么,不敢说了?”
“今天我们的谈话,只是私下的闲谈而已,既然你对科举制度都有这般见解,想必对这天下大势也有所思考吧,今日但说无妨。”
朱小明看了看儒生,又看了看一旁也是一脸笑意的浩然,只得开口答道:
“既然先生想听,那学生就说一下自己的粗鄙看法吧。”
“当今的大明朝,虽然看似还很是稳固,但是却已经是空中楼阁、梦幻泡影,随时都可能崩塌。”
“朝堂之内有各党派互相倾轧,争权夺利,皇权衰落,难振朝纲。”
“再加上最近几年天灾、瘟疫不断,百姓早已苦不堪言,整个天下可谓已是千疮百孔。”
“而外部还有异族虎视眈眈,随时想要趁我大明衰弱之际,趁虚而入,逐鹿中原。”
“一旦被这些狼子野心的异族发现一个机会,他们必然会让中原大地,再次经受异族欺凌之苦。”
“这等情况之下,大明朝哪里还有什么国运可言,亡国灭种都已是近在眼前了。”
说到这里,朱小明也不禁很是难受,作为正宗的皇室子弟,看着他们老朱家的天下,变成了这个样子,又怎能不痛心疾首呢。
儒生从朱小明回答的第一句话开始,就被这朱小明的言论给彻底吸引了,朱小明的看法,和在白天之时,他和浩然说的那番话大同小异。
可儒生能有这番见解,是经过很多年的沉淀,遍读史书,才一点点总结出来的。
而朱小明才多大,还不到十五岁的年纪,就也能有这般见地,儒生实在是有些不敢相信。
突然,儒生转头一脸冷意的看着浩然道:“这些话都是你提前告诉他的吧?”
还没等浩然解释,朱小明就主动开口说道:
“先生猜的没错,这些话都是浩然大哥平日里和我讲的,之前我还一直不太相信,毕竟这些话确实有些耸人听闻,但这几年事情的发展,几乎和浩然大哥所言的一般无二,可见浩然大哥他确实是有的放矢。”
“而且随着学生我见闻的不断增长,也越来越确定浩然大哥所言不虚。”
儒生刚刚想发作,在他看来,浩然竟然敢把自己说的话,告诉给朱小明,现在还以此来回答自己的问题,简直就是岂有此理!
可儒生回想起朱小明的话,突然一怔,然后第一次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一脸认真的问道:
“你的意思是说,你今天说的这些话,都是他平日里和你说的?并不是他今天告诉你的,那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和你说这些事情的。”
见要把自己掺和到里面,浩然立刻想要解释道:“伯父,这都是平日里我和孩子们的一些闲谈,只是碰巧和您的想法不谋而合了,您不必多想。”
儒生却是不听浩然的解释,盯着朱小明不放道:“他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和你说这些事情的。”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