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亮笑着说道:“这和柱国你可脱不了关系。”
陈洛一惊:“我?”
“正是!”陈希亮解释道,“先是柱国您教化南荒,写《聊斋志异》、写《山海经》、写《白蛇传》,如今又写《西游记》,眼下虽然称不上万妖来朝,但是主动向大玄示好甚至直接归附的妖族也有不少。”
“这凭空就多出了不少与妖族有关的部门职位来。尤其是妖职司,完全是一个新衙门,需要充实。”
“这第二,就是你成了偏倚处法相。”
“眼下已经有不少官员主动辞官离职,按正大堂的预估,或许你在位期间,官不聊生,官员惩处数量将成为历任高峰,所以打算提前准备一批后补官员囤着。”
陈洛愣住,这是什么论调。
自己什么都没干呢,凭什么把自己摆在百官的对立面?
我是那种人吗?
韩青竹!
你看人真准!
“哼,身正不怕影子斜。没有什么亏心事,怕我做什么。”陈洛冷哼一声,“囤着就囤着吧,这届恩科学子赶上了!”
两人正一来一往聊得开心,突然一道人影以儒门神通的方式出现在二人面前。
陈希亮下意识要护住陈洛,等看到来人,才放松了下来。
来人正是从陈洛上任以后,就一直对陈洛不冷不热,若即若离的副相公孙博。
此时公孙博满脸通红,望着陈洛,拱了拱手,说道:“陈柱国,你总算来了!”
“要不是陛下严令,老夫早就去你安国公府找你了。”
陈洛有些诧异,轻声道:“公孙大人,你找我有事?”
“有事,有大事!”公孙博语气有些冲,显然不大高兴的样子。
陈希亮似乎想到了什么,连忙说道:“公孙,有话好好说。偏倚处里也要讲上下的。”
“哼!”公孙博对着陈希亮也是“哼”了一声,看着陈洛,“柱国,我公孙博就问您一句,开封府您还管不管了?”
“还是打算裁撤开封府,再建一个新衙门。”
“您给我个准话,我去和那些下属们交代!”
陈洛一愣:“啊?开封府?”
“开封府怎么了?”
——————————
还有一更。,!
马车,前往偏倚处。
该上班了!
……
坐在马车上,陈洛掀开车帘,看着中京街头来来往往的人群,突然眼中闪过一抹异色,对车夫问道:“老李,中京怎么多了这么多外地学子?是哪家书院要招生了吗?”
方才陈洛发现,在这些人群中,有不少儒生打扮的学子,大多是夫子境的修为,听口音都是外地人,于是产生了好奇。
“公爷,这些学子都是来参加恩科的。”李姓车夫回答道。
“恩科?”陈洛一怔。
大玄科举制,会试每两年举办一次,择优取士,为朝廷补充新鲜血液,因为大多在春天进行,所以称作春闱。因为是朝廷大计,因此又被称作正科。
譬如今年陈洛离开东苍城时,就曾在路途中遇上了春闱的赶考潮,还在清河城留下了三首入城诗。
而这春闱正科之外,若是出现其他的情况,造成朝廷人手短缺,往往皇帝就会以自己的名义,开设恩科,在正科之外,加科取士。
“不过,朝廷居然也缺官员了吗?”陈洛有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