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安置区规划的规模庞大,因此被设置在长崎市郊。
而修建安置区,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因为航洋贸易停罢而失去了订单的这些长崎劳务会社,自然也得到了石泉侍梅派发下来的订单。
这可是政府工程,长崎劳力株式会社会长梨狸原上浦一阵欢喜。
不仅是这些劳务会社的社长们因为得到了政府订单而欢喜,就连这些劳务公司的社员们也因为有活路了而欢喜。
因为会社有了订单,他们这群社员就有了活路。
有了活路,就意味着会社会给他们发放工钱。
有了工钱,自然就可以养家糊口。
回到家,腰杆也挺得直直的。
虽然这话说得十分资本,但是其内在逻辑就是这样的。
除了建设安置区外,失去了“外贸”的长崎,现阶段的发展,也需要拉动一定的内需。
在基建狂魔的眼中,长崎属于典型破破烂烂的,虽然在这个时代还算不错,但是入不了基建狂魔的法眼呀。
再加上昨日的战斗,长崎的港口设施和城内的一部分道路破坏的十分严重。
因此石泉侍梅要求长崎政府,拨了一笔款项,用于长崎战后恢复,以及道路升级上去。
然后便是战场返回人员的安置问题。
这本来需要帝国大藏省拨款的,但是以现在帝国政府对长崎这边的态度来看,百分之九九是分毫钱都拿不到了。
而这些战场返还人员,衣食住行等又需要各项物资,这又是一大笔开销。
若是让长崎政府来提供食物的话,又需要拿钱去市场上买。
而且长崎这些粮商、布商,未必不会借机发一笔国难财。
他们也在赌,赌这些穿着迷彩衣服,在昨天塑造起亲民形象的异时空国战士,不会支持长崎政府强买强卖。
可以说,石泉侍梅想要做的一切,都是一环扣一环。
首先是安置区建设,基础设施升级,安置区安置问题,就需要没有帝国政府支持的长崎政府,支付一笔高昂的费用。
然而战争爆发后,失去了外部贸易的长崎。
再加上东瀛帝国这些年勒紧裤腰带发展的政策,促使各地政府需要向帝国政府上缴高额税金,对地方政府和百姓雪上加霜。
长崎政府根本就拨不出来这么多建设款项来。
石泉侍梅很想直接勒令劳务公司的人,不要钱干活。
也很想以紧急状态为由,要求粮商们直接放款。
甚至石泉侍梅将注意,打到了长崎的银行上。
不过这些想法,直接让穿越办来的苏省给叫停了下来:“石泉参谋,经济不是这么搞的。
长崎是城市,不是部队。
你这样搞的话,长崎以后会乱套的。”
搞联合舰队后勤的话,石泉侍梅还有一点办法,但是长崎的话,石泉侍梅就明显经验不足了。
而且长崎的政务,也不可能拿联合舰队来比。
“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