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缆车,两大三小,蹲在地上,好几分钟后,才镇静下来。
从此以后,只要能步行,凡家人旅游就不再走索道,坐缆车。
到了中天门,就有中巴,建华团队平安顺利下山。
回到宾馆,大伙赶紧洗澡,吃饭,然后是一夜好眠。
离开泰山,建华游学团去曲阜,拜谒孔庙。
拜谒孔庙前,老师给学生讲了《史记·孔子世家》,让学生大致明白了,为何有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不过,这些都太遥远,十来岁的孩子,最直观的感受,还是孔庙的金碧辉煌。
看到孔庙的第一眼,思念就感觉,这里怎么那么像故宫呢?
这小妞还真没有看错!
孔庙的规模是在明、清两代完成的。建筑仿皇宫之制,共分九进庭院,贯穿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左右作对称排列,可不就是小故宫嘛!
孔庙里最辉煌的建筑,是有五门并列居中的大成殿。
“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
这里也是孔庙的主殿,重檐九脊,黄瓦飞甍,周绕回廊。
圣迹殿内,迎面是清康熙皇帝手书“万世师表”石刻。
手书正下方,是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画的“孔子为鲁司寇像”,左边是晋代顾恺之画的“先圣画像”,习称“夫子小影”。
据说"小影"在孔子像中最真,最接近孔子原貌。画像中,老先生额阔脸方,五官端庄,长髯飘飘,长衣广袖,拱手向前。
即使以几千年后的审美,夫子也是伟男子一枚,搞不清楚后世七陋之说因何而来。
来到大成殿,自然要叩拜至圣先师。这帮孩子倒是虔诚,跪拜时祈祷老先生赐给自己好学运。
出了孔庙,前往孔府。
这里富丽堂皇,大门两旁的楹联,据传是明朝大学士李东阳所撰,清朝纪晓岚所写:“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这种赞誉,已堪称“布衣天子”了。
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频繁,皇帝轮流做,今日到我家。
但无论士林,还是民间,心目中唯一的圣人,还是孔夫子,因此,曲阜孔家,才是真正绵延千秋的“天下第一家”。
拜谒三孔,孩子们更多是看热闹,真正来看门道的还是老师与随行家长。
来到这里,凡学竹首先想起来的是小时候的一件事。
一年秋天,姐弟三人随父亲到地里干活。田间休息时,刚上小学2年级的凡三,突然问了父亲一个问题:“老爸,这世上什么东西最厉害?”
在孩子们眼里,最厉害的当然是大自然中的毒蛇猛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