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是肺腑之言。
太后为人和善,对她又是极好,相比较之下照料两日当真不算什么。且抛开这些不说,若不是太后对她时时照拂,怕不是有多少人想要找她麻烦。
谢濯吃了口茶,若有所思。
至于是什么,怕是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太后看向谢濯,道:“过几日就是华阳祭日,哀家想要去同安寺抄写经书,顺便住上几日。你这几日都在忙碌,不妨也陪哀家前去,就当散散心,顺道去去身上的晦气。”
说完,太后轻轻拍了下沈桑手背,道:“明儿你也跟我去。”
沈桑低垂眼眸,似是在犹豫,半晌点了点头。
谢濯随之应下。
太后脸上露出欣慰笑容,又扯着多说了会话,方才让他们离开。
殿外禁卫军持剑而立,身姿笔直挺拔,面孔严肃,冰凉的盔甲在暖阳下也感觉不到一丝温暖,冷冰冰的毫无人情味,一如这禁锢束缚的后宫。
令人窒息。
谢濯停下脚步,看向走远的沈桑。
春风悠扬,带着熏熏绵绵的柔和,轻拂过沈三姑娘耳边青丝,见她美眸轻眯,樱唇弯出好看弧度。
银丝勾勒出莲花纹案的裙边随着风儿拂动,似白莲盛开,美的不可方物。
美是美,只是……这一身行头怕不是又要花上不少银子。
简直……
简直比芳林园那群贵女还要过分。
想到这处,太子眉头紧紧皱起,拂袖而去。
此等妖女,何能母仪天下。
作者有话说:
【1】引用《诗经》
第4章
靖熙十七年,四月初八,宜出行
清空澄澈,云卷风清,柔柔的风拂过脸面,甚是和煦。
沈桑倚在马车的窗户旁,抬手抚了抚鬓角,将一缕凌乱的青丝别到耳后,纤细手指轻捻动书页,继续看书。
随着马车晃动,发髻间的珠簪碰撞发出清脆响声,似泉水叮咚,走马摇铃。
太子谢濯坐在对面,循声望去,只一眼便移开目光。
也不知道皇祖母是怎么想的,竟是安排他与沈氏同乘一辆马车。
不过,对于霍皇后让他迎娶沈三姑娘而那日又未曾说出口的原因,谢濯似乎明白了一些。
父皇喜娇软美人,宫中女子或是是温婉贤淑,或是眼媚如丝,小巧可人,淑妃娘娘就是标准的闺阁女子。而霍皇后出身将门,平日里习惯了舞刀弄枪,眉眼中透着不近人情的冷意,自是说不出吴侬软语讨了父皇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