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参战前的&ldo;中立&rdo;。只不过是为了发战争财和等待参战的最好时机。一九一七年。战争已近尾声。大军事集团都已精疲力竭。美国此时参战。既可轻易获胜捞取战利品。又有利于战后夺取世界霸权。一九一八年一月。大战即将结束前。美国总统威尔逊就提出&ldo;十四点&rdo;和平原则。俨然以世界领袖自居。这分体现了美国妄图称霸世界的野心。
美国参战的时间:一九一七年四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
美国参战的影响:
一壮大了协约国的阵营。美国-战影响了许多其他&ldo;中立&rdo;国家如中国等国也纷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协约国扩大到二十七个国家。形成了对同盟国的绝对优势。
二军事上对协约国的直接援助。在一九一七年六月。美国派出几十艘舰协助英国海军。进一步控制了德国海军的活动。美国海军参战是使德国&ldo;无限制潜艇战&rdo;失败的重要原因。美国参战时。陆军只有三十万人。但在一九一七年五月实行了义务兵役制。迅速把军队增加到三百万。并把二百万大军派往欧洲前线。
三使战局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面发展。最后是在财政和军需供应方面。更给协约国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大量的军用物资源源不断运往欧洲战场。美国不仅中断了对德奥的火供应。而且大幅度提高对协约国的贷款。共达三百五十亿美元。从资上为协约国的最终胜利准备了条件。
这是当时美国参加一战时的情况。但是现在美国被我们中华帝国压制住了。但是他们还是要参战的。据美国方面的情报说:&ldo;美国对国内实行战争总动员。第一可以减少他们的就业压力。第二他们以此来转移国内越来越严重的经济茅盾。第三参可以使他们的外交政策不在被。
第299章乱纷纷的一九一五年
想到美国的原来和现在的形势,肖峻判断美国的参战时间大约在一九一六年,这就需要向德国人提示一下,让他们的潜艇战术提前执行,这就可以让美国提前出兵了,如果他们不提前出兵,打起来应该说是热度不够,德国不会那么顺利地失败的。
关于那个有名的&ldo;齐默尔曼电报&rdo;,就让林永升也和德国一起研究一下墨西哥的问题,他们可能就要想起来了。还有一点就是德国人现在用的电报通讯技术,是我们中华帝国给提供的,恐怕他们不能破译,那就让英国人也花点钱,我们也给他们提供一套和德国人相同的技术就行了,但是现在我们自己用的最先进的防破译技术那是不可能给他们的。
肖峻考虑了这几方面的问题以后,和几位大员们商议,王充一听笑了,这个世界大战的一切都在你的手中啊,什么时候开始,你是知道的特别清楚,推断的时间不差半个月,这个结束的时间,你也给定好了,那可是全凭我们中华帝国在决定的啊。
这时几位都想用原来那些大臣们的那句话了:&ldo;皇上圣明。&rdo;不过不知道原来的皇上是不是圣明,可是今天的这位皇帝可是真的是圣明啊,整个国际形势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了。
蔡锷说道:&ldo;总司令,我们既然知道了美国大约参战的时间,我们的参战时间就定在他的参战之后就行了。时间大约就在一九一八年的冬天,然后一过欧洲的寒冷季节,我们就可以出兵了,好赖让德国人能挺到那一步才好。
&rdo;
肖峻笑道:&ldo;蔡总长你就放心吧,他们一定会挺到那一天的,仗是有的你打的。&rdo;
图文轩补充了一下:&ldo;陛下,蔡总,我看是不是这样,一是让唐大使回去时和林永升去说一下,让他们开始运用&lso;无差别&rso;潜艇战术,顺便研究一下墨西哥问题;唐大使去让英国人购买我们的通讯技术,三是让司徒美堂再给他们的国会再加上一把劲啊?&rdo;
高顺说道:&ldo;要是这样一来,那我们的计划可就更完美了,现在就可以给美国人划定出兵的时间了,他想不动都不行了。&rdo;
&ldo;那我们的时间就不动了,安排在一九一七年底宣战,一九一八年的春天动工。美国人让他们在明年宣战,准备一年,然后在一九一七年初,让他们上工。&rdo;
就这样在北京南海地一间屋子里。中华帝国地几位领导人就把整个一战地局势给定下来了。
中午。他们又在皇帝这里吃起了火锅。高顺捞起了一只大虾。又对肖峻说道:&ldo;总司令。我看德国人地潜艇不是很好。不行我们就直接帮他们打掉几艘商船就得了。&rdo;说完把大虾丢进了自己地嘴里。
几个人全都笑了起来。蔡锷马上说道:&ldo;高副司令。总司令不是已经说了吗。这个仗有地你打地。你着什么急呀?到时候这锅里地全都是你地了。&rdo;
几个人哈哈大笑起来。
一九一五年地战局。从总地方面看双方都没有大地动作。东线战局打地比较激烈一些。这一年里。德国由于在西线战争处于胶着状态。他们打不破英、法联军地防线。只好反过来和奥匈帝国他们把战争地重点放在东线。两军联合作战。旨在击溃俄军。迫使俄国投降。然后把军队调往西线。歼灭英、法军队。这只是他们地一个美好地想法。
所以从本年地年初起。德军就从西线抽调大量部队增援东线。俄军根本不是对手。很快就被德军击败。但是软弱地俄军却击败了装备较差地奥匈军队。德军被迫继续向东线增兵。五至九月间。德军集中优势兵力在东线大举进攻。俄军只好节节败退。损失了大片领土。战线大幅度东移。俄国丢掉了他地大片地工业区。但是德军也并没有获得决定性地胜利。它没有彻底地摧毁掉俄国军队。也没能达到使德军统帅部抽调其东线地全部兵力转移到西线去地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