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从穿成宋钦宗开始的 > 第3097章 天皇的腰杆硬不起来(第1页)

第3097章 天皇的腰杆硬不起来(第1页)

后白河急忙解释:“这是理所应当的。您身为大宋的伯爵,在大和国中您的职位最为尊崇,即便是大宋驻军的统帅也未获封爵,因此必须向您禀报,并希望得到您的许可。”

幸子在朝堂多年,对官场之事了如指掌,她隐约猜到后白河此举的意图,无疑是希望大宋认可他的隐政,以便名正言顺地将隐政制度化。毕竟,目前只是从白河天皇时期开始的一些不规范操作,旨在与日益强大的权臣抗衡。因此,当后白河和源义朝的目光投向幸子时,两人都显得颇为紧张。

似乎幸子的点头,便意味着大宋的认可,仿佛等同于获得了大宋皇帝的圣旨,届时后白河便可借此大肆宣传,为隐政提供合法依据。

既然已洞悉对方意图,幸子自然不会轻易表态。她摇头说道:“抱歉,我已明确表示此事我不能参与,也不会出席你们的仪式。你们只需按自己的规矩行事即可,若无他事,我们便告辞了。”

后白河见幸子处理事务滴水不漏,不禁暗自惊叹。

他忙点头应允,起身欲送,一旁的源义朝却笑着拦住去路,对幸子说道:“伯爵大人,我尚有一事相求,望您稍留片刻,听听我的请求是否合理?”

幸子点头:“你说吧。”

“我刚为好友藤原信赖向天皇提出请求,希望他能被任命为国务大臣和禁卫军将军。然而天皇似乎对此有所保留,表示需再考虑。但此事已非首次提出,早已深思熟虑,不必再拖延。因此,恳请伯爵大人给予意见,看看我的请求是否妥当?”

幸子不满地瞥了源义朝一眼,正色道:“有两点需先明确:首先,我并非大宋的使臣,也无权参与大和国政务;其次,就我个人而言,既然天皇对你的提议有所保留,你应尊重天皇的决定,不应施加压力迫其同意。若如此行事,则有以下犯上之嫌,实为不妥。”

事实上,在大和国,权臣势力庞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的行使,导致天皇与权臣之间的权力斗争长期处于此消彼长的平衡状态。在白河天皇时代,因白河威望极高,皇权得以显着增强,权臣受到压制。

但随着白河天皇的驾崩,继任的几位天皇均未能抗衡权臣,导致权臣的权力急剧膨胀,严重压制了天皇的权力施展。无奈之下,天皇只得与权臣达成某种妥协,以实现权力的平衡。

这种妥协通常表现为权臣尊重并保护天皇必要权力的行使,而对于权臣在人事任免等关键议题上的意见,天皇通常会予以采纳,从而尊重权臣的行政权。

因此,源义朝的提议若放在以往,后白河天皇多半会同意,毕竟身为天皇,官员的任命对他而言影响不大,即便采纳权臣的建议也无妨。

然而,如今后白河天皇看到了借助大宋提督幸子伯爵的到来增强皇权的契机,便故意在此事上否决了源义朝的任职要求。

源义朝身为老练的政坛人物,自然洞悉对方的意图。于是,他也针锋相对,故意在幸子面前提出此事,意在当面验证幸子究竟是支持天皇,还是支持他们这些权臣。

未曾料到,他提出后竟遭到幸子的训斥,指责他僭越。从常理来看,的确如此:后白河天皇身为皇帝,而源义朝再显赫,终究只是大臣,皇帝不同意的事,岂能强求?

然而,这无疑是当面羞辱源义朝,令他难以忍受。他当然不敢对幸子发泄怒火,因为他明白此事错不在幸子,而在天皇的不识时务,未能认清权臣的势力。他暗自握紧拳头,目光如炬地盯着后白河,眼中杀意尽显。

一旁的赵桓饶有兴致地目睹这一切,捕捉到源义朝表情的变化,便添油加醋道:“幸子所言极是,在我们大宋,若有人如此不敬君王,那可是重罪,抗旨不遵者,必遭斩首。”

几句话说得源义朝面红耳赤,惶恐不安地连声解释。赵桓却摆手笑道:“在大和国,我们的天皇最为仁慈,性格温和,即便有人指着他的鼻子骂,他多半也不会有何反应。所以,你大可放心行事,天底下除了老天,就数你最大。”

源义朝听罢,哑口无言,不知赵桓是在讥讽他还是夸赞他,话语中褒贬兼具。

后白河天皇却听出了赵桓话中支持他的意味,心中大喜,昂首对源义朝说道:“没错,此事已定,无需再议。”

源义朝猛然转头,冷声质问后白河:“为何藤原道则的话你言听计从,而我的话你却置若罔闻?”

他所提及的藤原道则,又名新西,乃天皇最为信赖的皇室顾问,同时也是源义朝的主要竞争对手。两人多年来在朝堂上针锋相对,皆欲将对方扳倒。

源义朝私下得知,自己的人事任免提议被天皇拖延乃至欲直接驳回,正是这位皇室顾问新西在暗中作梗。他告诫后白河,不应凡事顺从权臣,该拒绝时须坚决说“不”。

他原本就憋了一肚子火,现在更是直接被天皇当着大宋爵爷的面否定,怒气更是无处发泄,差点当场翻脸讨个说法。

天皇刚才得到了幸子和赵桓话语的鼓舞,顿时腰板挺直,胆气也壮了起来。面对源义朝的质问,他毫不客气地回击道:“我是天皇,采纳谁的意见,不采纳谁的意见,似乎可以自己做主,无需征求你的意见。我认为他的话有道理,自然采纳;

认为你的提议无理,自然不采纳,这有何不妥?如果你们说什么我都得听,不能有自己的意见和决定,那我当天皇有何意义?不如你来当好了。”

这句话分量极重,若在大宋,皇帝如此一说,大臣们会吓得屁滚尿流,跪地磕头,因为这已是皇帝极为严厉的敲打。

然而在大和国,权臣与天皇势均力敌,抗衡多年,权臣早已养成一股天下第一的霸气,天皇根本不放在眼里。

如今若天皇能和气相待,双方尚可商议;若硬碰硬,不讲规矩,那源义朝也绝非善茬。但眼下他必须隐忍,因为平清盛这位大将军还在平安京,未离京,必须等这位定海神针离开后再作打算。

于是,他恭敬地作了个揖,说道:“臣失礼了,臣先行告退。”随后,他又向幸子和赵桓分别行礼,然后退了出去。

喜欢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请大家收藏:()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