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军全部一百多人,同时开枪,英军阵前,硝烟弥漫。
&ldo;吹号,全连后退300码。&rdo;300码,基本可以退出当时前装击发枪的有效射程了。约克少校很果断,先退出敌方的火力范围,重整军队,再作打算。
英军往回跑的时候,虽然解散了队列,但还是保持着大致的队形和先后秩序。没有任何慌乱。在北美,在西班牙,在比利时,英军都受到过数倍于己的敌人的伏击和围攻,但都有坚持下来的战例。那些敌人还是白人呢。
约克少校深信,他的陆军,会像礁石一样屹立在野蛮人的海浪中,坚持到斯科尔斯团长到来。
就在约克少校的苏格兰半营后退了一段距离,似乎脱离了埋伏的火力圈的时候,埋伏的那地方开始吹号,&ldo;嘟--嘟,嘟--嘟&rdo;一长一短,反复两次。
这时候,在约克少校的右边侧面,漫起了一排硝烟。
苏格兰半营所处的位置,正在大宝山脚下。两处隆起的丘陵,成半包围状,将他们围在圆心。
约克连措不及防,又被dd了十几人。
&ldo;分散,分散,向着侧后方撤退。&rdo;
排枪还在响,五秒一轮,打了六轮,才停下来。
约克少校以他老练的军伍经验判断,这第二支伏兵是燧发枪和击发枪混装的。
而且,所有的敌军都没有野战炮。
这时候,咚咚咚……清兵的战鼓响了起来,四大总兵带着他们的本镇,从后面掩杀上来。
&ldo;全连立定,结阵,全军攒射,目标,清兵。&rdo;
一百来支击发枪齐射,烟雾腾腾,清兵势头为之一顿。
这时候,丘陵上站起两处灰衣军人来,这两处人马,排着队,整齐有序的向着英军侧翼机动。
&ldo;全连撤退,不要分散。&rdo;约克少校一声喊,英军又向后退去。
四大总兵又开始追着英军喊杀。
&ldo;全连立定,后转,排枪攒射。&rdo;约克少校这是标准的后撤流程,的确能把追兵阻上一阻。
然而,追击的并非只有身后一路。
侧翼的两彪人马,已经赶到英军的侧前方,列好了队形,开始排枪轮射。
&ldo;跑不掉了。&rdo;约克少校心想。&ldo;就地结方阵,固守待援。&rdo;北美,面对北美民兵的包围,就有英军以少数兵力结成方阵,硬耗到北美的民兵们崩溃。
向斯科尔斯上校报信的人下午三点就出发了,现在,已经过了七点钟了,他们应该快赶来了吧。
是的,斯科尔斯上校是个负责任的职业军人,一点没耽误,他四点刚过就见到了那个传令兵,立即带着手中的整个步兵营,一个马德拉斯炮兵连出发了,只派出了另一个传令兵去找回孟加拉半营,守住余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