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刘瑞章简介 > 古汉语虚词的沿误(第2页)

古汉语虚词的沿误(第2页)

1助词。用于句首,无义。有新例:

刘向《九叹。逢纷》:“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但这分明是从《离骚》而仿拟屈原自述,所以“云”就是(屈原)说。

2助词。用于句中,提前宾语。按,这又与《经传释词》《词诠》《古汉语虚词》说“用于句中,无义”不同。而所谓提前宾语,仍然是《经传释词》等仅有的三例。

3助词。用于句末,无义。有新例:

《后汉书。延笃传》:“所著诗、论、铭、书,凡二十篇云。”按,“云”是“说”。句尾的“云”字都是“云尔”的省略,都是与话语、论述相关的,而叙事、描写景物的句尾绝对没有“云”字。

“犹如‘所’。与后面的动词等组成名词性结构。”

汉应劭《风俗通。十反序》不期相反,各有云尚而已。”实际是说:各有说尚,即各有说得贵上的。

晋傅咸《赠何劭王济》:“进则无云补,退则恤其私。”实际是说:无说补,不能说是有补益的进取。

《后汉书。应劭传》:“贪少云补,辄撰《律本章句》……,凡二百五十篇。”按,本文前文叙《词诠》把同样的“云补”解释为:做补。这与把此例解释成“所补”都仅是疏通句子意思而已,不是词的义项。任何动词都能组成所字结构,而这些例句却仅是与写或说相关的。所字结构是极普遍的,不能把“所”换成“云”(如把“所想”换成“云想”),就因为“云”没有“所”的意思。

可见,把更多见的通“运”与“庸”的用法,却缺失了。

7。2《汉语大词典》对“云”字解释错误的另一方面,是一些词条的释义既不恰切,也不能统在“云”字的释义中,也需要辨析。

“云亡:1逃亡。2死亡。”(18)“人之云亡,心之忧也。”郑玄笺“贤者奔亡。”

《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子产云亡,宣尼泣其遗爱。”亡,指死亡。避难没有解释“云”字,就是通假“运”,犹如“行”。逃跑是行,俗语把人死也说:走了。清代把刚死皇帝叫:大行皇帝。

“云已”:1而已,罢了。2完了,休止。

“罢了”的例句,《汉书。叙传下》:“敞、义依霍,庶几云已。”是说:庶几说说而已。如淳注:“若此人等无益于治,可为庶几而已也。”即只有依照霍光的大话,而无实际行动。

班固《幽通赋》:“恐魍麵之责景兮,羌未得其云已。”但李善注:“未得其实言也。”即“云”是“说”的意思。

“休止”的例句,阮籍《咏怀诗》之三:“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此例是通假“运”:节序也运行到结束的时候了。

南朝宋袁淑《效古》:“勤役未云已,壮年徒为空。”实际是说:只是勤役,从不说停止。

3“云乱:纷乱;大乱。”按,即通“纭”:纷纭而乱。

4“云者:助词。用于句末,表提顿,以引起下文。”

《墨子。非命中》:“夫曰有命云者,亦不然矣。”按,“云”是“说”的意思。句子是说:那样说有命运的说法,也是不对的。即前之“曰”与后之“云”复说,但也有不再重复“曰”字的。如《谷梁传。昭公八年》:“世子云者,唯君之贰也。”世子的称名,(表示)是君的副手。可见“云”字不是无义。

5“云若”:1假若。2如同。

“假如”的例句,《国语。晋语三》:“欲杀内主,背其外赂,彼塞我施,若无天乎?云若有天,我必胜之。”按,断词错误,没有“云若”这个词,而是“云。若有天”的层次结构。实际是说:说如果有天。释义把“云”的一层丢失了。

“如同”的例句,《汉书。萧望之传》:“今将军规撫云若管晏而休,遂行日仄至周召乃留乎?”颜注:“问望之立意当趣如管晏而止,为欲恢廓其道,日昃不食,追周召之蹟然后巳乎?”也是断词错误,也是“云。若管晏”的层次。实际是说:说(做到)若管晏(那样)而休。“云”与“若”各是一个词,而被错误捆绑成“云若”,因而词义解释也错误,其中没有“同”的一层语素。从颜注也可证明所解释的词义是错误的。

6“云是:如此。”

《文选。陆厥〈奉答内兄希叔>》:“徂落固云是,寂蔑终始斯。”张铣注:“言人死固亦如是寂寞。”张铣的解释错误。诗共五首,这是第二首。第一首:“嘉惠承帝子,躧履奉王孙。属叨金马署,又点铜龙门。出入平津邸,一见孟尝尊。归来翳桑柘,朝夕异凉温。”可见是说由罢休当大官而归家。可见“徂落”是指内兄地位低落,而不是说他已经死。此句实际是说:地位低落后,确实是人们所说的,就始终冷落寂寞了。例句后面的原诗是:“督门清三迳,坐槛临曲池。凫鹄啸俦侣,荷芰始参差。虽无田田叶,及尔泛涟漪。”可见是写内兄清闲如隐居的生活。

7对“云为”解释成三个义项。义项一:言论行为。按,即“云”是“说”的意思。例略。义项二:所为。

班固《东都赋》:“乌睹大汉之云为乎?”错误以为“云”是“所”的意思。实际是说:哪里看到大汉朝的所作所为呢?此例是通假“运”。“运为”:运转;作为。

《汉书。李寻传》:“君不修道,则日失其度,晻昧无光,各有云为。”按,例句苟简而词义错误。例句引足应是:“……各有云为。其于东方作……有所畏难;日出后,为近臣乱政;日中,为大臣欺诬;日且入,为妻妾役使所营。”可见,是说:太阳不正常的失光有各种运行时间,因而有各种不同人的祸乱。“云为”通假“运为”:运行。王先谦补注:“云犹所也。”这是错误的’没有“太阳所为”的说法。

明宋濂《傅幼学字说》:“三代,圣人之所学者,大参乎天地,而小不遗乎事物;妙可以赞化机,而近不离云为。”也是“作为”义。远可以赞助自然界的变化,近可以指导人的作为。

义项三:变化。(112)唐李商隐《井泥四十韵》:“顾于冥冥内,为问秉者谁?我恐更万世,此事愈云为。”按,此例是通假“运”。诗的前面用许多历史事实说明穷与通,升与落的互变。从而总结说:“大均运群有,难以一理推。顾于冥冥内……”前面的“运”就是后面的“云”。

可比较《汉语大词典》:“运为:犹作为。”例句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戒翻奖,应诃反笑。”唐施肩吾《春日美新绿词》:“天公不语能运为,驱遣羲和染新绿。”前例“运”指“行”,所以词义是作为。而后例“运”却指“转”,所以词义另是“变化”。

8“云然”:1如此。(113)《书。秦誓》:“惟古之谋人,则曰未就予忌;惟今之谋人,姑将以为亲。虽则云然,尚猷询兹黄发。”其实“云”是“说”的意思:虽然说得这样。把“云然”解释为如此,是根据错误的“云”有“如”的意思。《经传释词》另解释成“有”。2如此说。(114)明叶子奇《草木子。管窥》:“五星在天,高则景小,低则景大。《素问》云然。”另有二例。按,“如此说”的解释是准确的。“说”与“云”对应。可见,另解释成“如此”就把“云”的意思丢失了。

8。《经传释词札记》以望文生义纠望文生义

俞敏《经传释词札记》(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对《经传释词》“云”的义项除了“曰”之外,逐条一一否定。不盲目信从,是难能可贵的。但也是从预感认定错误,而没有认识到致错的原因,不能对症下药。同时对例句的疑难症结不知,因而是以己之望文生义纠彼之望文生义,很值得一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