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如果这是宋史7 > 第701章(第1页)

第701章(第1页)

&ldo;……苟非至愚无知,自暴自弃,天夺其魄,心风发狂者,孰肯为此。必且遗臭万世矣!&rdo;

以上这些事、这些人,大家以为怎样?是不是觉得没什么,只是一些文人之间的口舌之争,不见血、不砍头的,没啥大不了的。骂得再狠,也不见秦桧掉一根头发,中华得半分好处。

这么想就错了,毫不夸张地说,上面这些事迹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是最重要的,没有之一,就是最‐‐重‐‐要。

因为它涉及风俗。

风俗是什么?在传统观念里,大家对之很轻视。所谓风俗习惯,不就是大家每时每刻都在做的、不自知的一些小动作而已嘛。

有什么大不了的?

不,这事非常大,堪称最大。风俗是由一个民族的日常习惯性思维、习惯性动作组成的,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民族的性格!

一个民族地大物博又怎样?历史悠久又怎样?出产丰富,男性强壮,女性漂亮,儿童聪明,各种优秀品质集于一体又怎样?这一切都相当于一座超级恐怖的火炮阵地。什么都齐全,可缺少发she按钮。

那个小得不起眼的按钮,就是风俗。

当危机、考验来临时,全民族都得勇敢面对,敢于迎战,才能按发she钮。这样,才能万炮齐鸣,使敌人灰飞烟灭、尸骨成堆。

否则,那些了不得的素质,那座设施齐全、超级恐怖的火炮阵地,就只是一堆摆设而已。如果觉得上面说得很抽象或者夸大的话,去参照一下近百年以来中国与日本的关系、英法百年战争记录,都会得到佐证。小小的岛国凭什么欺侮比之庞大、富饶不知多少倍的大国?

面对同一场战争,为什么会有截然相反的两种决策出现?现代战争打的是纵深,拼的是消耗,那么,为什么巴掌大点的岛国敢于向幅员辽阔的大国主动叫板呢?

原因就在于民族的内核‐‐所谓的风俗习惯、民族性格上。

这时,秦桧、赵构所看到的就是汉民族虽然大受欺侮,但没有摧眉折腰的整体性格。汉民族仍然从心底里认定自己是优等人种,是发达、文明、富裕、勇武的代名词。女真人也好,从前的契丹人也罢,都只是乘虚而入,在汉民族自我堕落时,捡了一个大便宜而已。

事实也是这样,如果没有赵佶所做的一系列蠢事,怎会有靖康之变?如果没有无厘头的耶律延禧,辽国怎么会灭亡?所谓的金国怎么会出现?

这时,面对金国的压迫,拥有强烈自尊心的汉民族集体反弹,文臣武将空前地团结起来,要求对外强硬,绝不接受屈辱的报价,向仇敌屈服!

奈何汉民族的皇帝、首相并不这么想。

赵构、秦桧注意到了风俗的巨大作用,两人在正式场合认真地讨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结论是&ldo;……待疆事稍定,当须明政刑,以示劝惩,庶几不变&rdo;。

等议和的事办成了,再秋后算账,以政府的法令惩戒说事。

也只有这一个解决办法了,因为风俗不是一两天形成的,改变一个民族的性格,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可这时,风俗的力量正排山倒海一样向他们压来!文官集团继续行动,这一次站出来的人没有之前那人的脾气好。听一听监察御史方庭实所说的话:

&ldo;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