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你也不过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年轻。换做是大家族的子弟,在你这个年纪,还在学院里面读书,还在研究经典。”
“这样的年纪在军中,的确是年轻。”
“但不可否认,年轻就是本钱。”
“你还有大把的时间,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当前,这个前提是你愿意学习,肯下功夫努力。如果仅仅是熬炼武艺,作为一个沙场上冲阵的猛将,你也就是这般了,最多再厉害一些。”
“可是你愿意读书,就有无限可能。”
甘宁说道:“就目前的情况,张绣的确是先你一步,走在了前面。但我也听太史慈将军说了,张绣曾经也和你一样,莽撞冲动,少用兵法,很少开动脑筋。”
“后来,张绣学习了兵法谋略,才有所成就。”
“对张绣有一件事,我记得很清楚。”“不是我亲眼见到的,而是通过陛下得知的。我曾去陛下的营帐中禀报事情,当时陛下和郭军师谈论事情,提到了张绣,说李儒送回来的消息称,如今的张绣是手不释卷,连行军打仗都带了兵法,不断的学
习。”
甘宁道:“孟起,听到这一消息,你有何敢想?”
马超叹息道:“张绣的确努力!”
甘宁道:“你和张绣比较,想要压过张绣,不仅是武艺上要取胜,更要在兵法上取胜。可是,你却忘记了,人家无时无刻都在付出,都在学习。”“这世上,最可怕的事情在于,你自己稍稍努力一点,就被自己感动了。你却忘记了,这世上还有更多的人,有天赋有能力却还在头悬梁锥刺股般的学习,人家是沉浸在学习中,而你是沉浸在对自己的感动
中。”
“你想要突破,想要取胜,那就必须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兵法谋略。”
“单一的武将,终究是潜力有限。”
甘宁忍不住感慨。
事实上,这也是甘宁自身的一些感触。
曾经的甘宁,好勇斗狠,任性侠义,很受人拥戴,也很受人嫉恨。他在进入刘璋麾下之前,打家劫舍,劫富济贫,很是自在,凭着一腔热血,和一身的武艺,很是自在。
没有人管束,也没有什么比较。
总觉得一切挺好。
但是接受招安,成为刘璋的部将,他在军中为将后,人家谈论的兵法,涉及到兵法谋略,他很多都不懂,一脸发懵的样子,很是受了许多嘲讽。
自那以后,甘宁才开始学习。
对于一个少有读书,四处好勇斗狠的人来说,要收心读书,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事情。尤其一个没有底子的人,想要读书,那真是万事开头难。
甘宁一开始,一看到书就打瞌睡,很是艰难。等熬过了艰难的日子,他习惯了读书,习惯了研读兵法后,渐渐有了心得,才有所改变。
甘宁语重心长道:“孟起,人最怕的是只想不做,即使有万千困难,只要你去做了,总是有希望的,总能有收获。任何人,都可能欺骗你。但你付出的汗水,不会欺骗你。”
马超听完后,一副受教的模样,道:“甘将军今日教诲,超铭记于心。”
甘宁拍拍马超的肩膀,笑道:“你我同袍,何必如此。不过你如果真的想有所成,我倒是有一个建议,就看你如何选择了。”
马超道:“什么建议?”甘宁回答道:“我听闻在长安,有陛下的老师郑玄组建的书院。在书院中,有专门的先生传授经典,传授兵法等,你如果真正想学习,那就等攻打益州这一战结束后,进入书院去学习两年。两年的时间,足
够你脱胎换骨了。”
“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