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正想充备平城兵力,已经着手让颜良、文丑来平城之时,多带皮甲、箭矢、器械,诸多杀伐利器。
又给皇甫岑去了信,言明募兵一事。
没有得到皇甫岑的答复时,关羽已经开始准备了,正是因为老八百白马义从之中乌丸人占据半数,关羽也猜测皇甫岑对胡人充兵,并不反感。
于夫罗刚刚接到关羽的宴请,就已经猜测了八九分。
这几日并州丁原不断的宴请,让于夫罗深感不安。他是从内心深处是恐惧皇甫岑的,在平城外,那一场屠杀,那实力雄厚的河东步卒,还有那神鬼莫测的重骑,加上声名远播的白马义从。于夫罗对皇甫岑的实力有了新的见解。
虽然,很多人都不看好,皇甫岑这一趟东进。
但他于夫罗不这么认为,从各方面传来的消息,都没有明确证实过皇甫岑打输过哪一场大仗,往往,皇甫岑都能以少胜多。
更何况,有河东那么雄厚的囤积,于夫罗隐隐有些投靠皇甫岑的意思。
如果不是因为新来平城的守将关羽,名声一向冷傲,于夫罗也不至于如此尴尬。
于夫罗都弄不明白,为什么好好的,从平城把徐晃、张颌两人调走。
不过,皇甫岑这么做,定然有他的目的。
这关羽、颜良、文丑在白马义从之中都是以勇武盛名已久的人,目的不外乎是对付吕布这样的人吧!
并州兵同河东兵有间隙这件事,于夫罗也已经看出来了。
只是他一直没有想好,究竟是投靠谁?
眼下的时局,皇甫岑纵然实力强大,可皇甫岑也毕竟有短板,这么多年征战,虽然是战功彪炳,却也遭人妒忌,偏偏皇甫岑的后台是那大汉天子,想想,又有哪一任天子不重视自己的皇权?
皇甫岑究竟还能信任多久?
而,并州兵的后台是大汉新贵,大将军何进,他的外甥刚刚确立为太子,一招鱼得水,他日,何进就富贵不可言。
而再汉一朝,皇帝又对外戚有着异常的敏感。
何进的光芒能保持多久?
于夫罗很迷茫,如今的南匈奴已然没落,位小人卑,再也不是当年辉煌的匈奴了。
如果如当年一样,他也不用如此抉择,置身之外就是了。但眼下不能。
他不能悬而不决。
是投靠并州兵,还是河东兵,他总要造作决定,否则迟早是要被吞灭。
并州丁原的诚意够深,却因他实力小,才能有如此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