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看到古代的自己 > 第129章 土木堡完(第3页)

第129章 土木堡完(第3页)

(如果他死在土木堡里,那顶多算个普通的昏君,把大明积攒下来的家底败了大半,但也没到历朝历代排名倒数的程度。

可惜他没死,被当成人质去叫门,还回来抢弟弟的皇位,又杀了当时最大的功臣于谦。

这些事加在一起,直接把他拉到宋徽宗之类的层次,又蠢又坏,打仗不行,宫斗一流)

网友D:为什么说土木堡一战把明朝的武勋集团全给送了,之后明朝皇帝只能用宦官来和文官集团打擂台?

武勋大部分只是自己战死,他们的子孙大部分还在北京,之后也大多继承了爵位,为什么不能接着提拔重用呢?

回复

(造成这个结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后来的武将说话没底气了。

在没有功绩的情况下,爵位再高说的话也是屁,老一辈实力派全灭了之后,新顶上来的就彻底没了话语权。

而文官集团只要不让武将去打——比如遇事就主和+给钱,武将们压根就没有建功的机会。

况且土木堡之后开了明朝文官管军队的头。

后面的文官集团若是碰到了不得不打的情况,就可以让一个文官顶着最高的头衔去带着武将打,打赢了文官也有功,打输了砍的就是武将。)

(个人理解,权利不能简单继承。

皇帝是可以继续培养武勋集团,但是大规模的无功封赏会被文臣阻拦。

时间长了武将的权利就很容易被文臣拿去,很明显的例子就是五军都督府)

(土木堡之变里的勋贵第一代都是从死人堆里跟着朱棣杀出来的。

他们掌控五军都督府,皇帝掌控他们,从而控制军队。

土木堡之变后兵部掌控军队,而掌控兵部的是文官,这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军权从皇帝一家独掌变成了皇帝和文官们共享了。)

网友E:“在半个世纪的和平之后,他们哪里知道什么是战争。

战争已变成光荣与浪漫的传说,变成了书里的故事和博物馆中的画作,里面尽是衣着华丽的英勇骑兵,在战场上迅疾如风。

他们以为战争是一场慷慨豪迈的冒险,是一次美妙刺激的经历,所以他们才欢呼雀跃着坐上开赴前线的列车。”——茨威格

年轻的天子以为战争是场游戏,代价是历史的巨变。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幕下的武将们心有余悸,看过这么多离谱的战役,他们人都麻了。

每场都逃不过掌权者的煞笔操作,由此证明,拥有一个好领导,有多么重要啊!!!

一些将军趁机教育自己的小辈和下属,好好听听后世对这场战争的总结。

冒险主义,逃跑主义,后勤准备问题还有安营扎寨地点……条条都简单明了,最最重要的是,战争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千万不可当做儿戏!

看后人怎么形容这土木堡之战的,都不惜用后世的痛点男足来描述了。这男足是得有多烂啊后人这种时候还不忘嘲讽……

朱元璋不可置信,这还和滥发纸币有关系了?!

他一直对自己的大明宝钞沾沾自得,结果后人说这是将国家发展潜力透支,为何发行纸币竟然还会透支什么潜力?!

朱元璋神思不属,纸币发行量,这意思是说他发的太多了,导致泛滥了,这是从民间收割财富。

后来收不到钱了,所以大明就不行了……

怎么会,他一直以为大明宝钞是个顶顶英明的决定,竟然还有这样一层因素。

朱元璋眉头紧锁,那该如何是好,现在阻止应该是来得及的吧,远征是要钱的,看来大明如今还是得赚钱。

这钱到底该怎么赚,才能不透支大明潜力,老朱觉得,天幕过后必须来一场朝会专门探讨一下。

当然他更希望后人能直接给他一个答案抄,这显然不现实,也不能全指望天幕。

所以朱元璋还是觉得先开个朝会探讨一下,把今天所有天幕讲过的点都详细理一理。

至于由土木堡引申出的那些问题。

朱元璋冷笑,文官还想独大?后代子孙还敢缩边?太监敢干涉朝政?

看来是我老朱太仁慈了,一个个才敢有熊心豹子胆做这些小动作,非得逼咱出重手才能消停是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