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侄女的势,再加上款式新颖,订家具的人络绎不绝,真真是赚翻了天。
他赚的钱多了,也更忙了。
因为侄女的身份不一般,她有时也会拎着很多东西(自以为)回去看望老爹老娘和侄女。
他看的出,老娘对着媳妇和自己笑的不是有心而生。
直到侄女结婚大哥来找他,问他给侄女能出多少嫁妆?
他当时一愣侄女结婚,怎么还让自己出嫁妆?
即使自己这个当叔叔的表示一下,按照乡下习俗,拿出十二抬,都是富裕人家了。
大概大哥看出了他的犹豫。
说的你在京城开这么多年的铺子,没有晚儿的帮助,你能挣到这么多钱?
你这个当长辈的,借了侄女的光,不该为侄女出一份力。
自己说回去和媳妇商量商量再决定。
临走时大哥又说了一句,不要用那仨瓜俩枣去打发晚儿。
她的钱,多的是你无法想象的,不在乎你三四十抬嫁妆。
我希望你不要让我们的宝贝寒了心。
回去唐长海就和媳妇商量一下。
媳妇说叔叔给的嫁妆四十八抬已经不少了。
这次唐长海却坚持给出了六十四抬嫁妆。
是媳妇办的,他看了都不忍心,这是什么嫁妆?
东拼西凑,甚至媳妇结婚时候的东西都凑上了。
唐长海当时就说,你把这些当嫁妆,让别人看出来是不是不太好?
可媳妇说到时候抬到老爷子家,箱子都一样,谁知哪箱是你送的。
说着就直接做主让人抬走了。
没想到到了唐家一看,谁家的嫁妆居然都贴了封条和名字,这就有些尴尬了,可也没办法。
没想到两天后,那个叫春歌的来了,给带来了一笔钱,说是六十四抬嫁妆的钱。
春歌末了又说,四爷,我们主子说了,既是一家人,又怎能让你出这份钱?
这些是六十四抬嫁妆的银子,只多不少。
他打开一看,居然比自己估量的八千两银子高出一百多两。
唐奶奶稳了稳情绪后,这个儿子,他早就不奢求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