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1839年6月林则徐在广东 完全是维护国家利益 > 第312章(第1页)

第312章(第1页)

&ldo;全权代表阁下,&rdo;远征军海军司令巴加斟酌着措辞,&ldo;奥克兰为了推卸他的责任,一定会说,我们把精锐都调走了,才导致了这样的结局。我们离得比较近,现在消息还没有到达伦敦,但我敢肯定,伦敦的那些小报记者们一定会像嗜血的鲨鱼一样兴奋起来。&rdo;

&ldo;我都能想到那些标题,《明珠上的血河》、《顾此失彼,印度危在旦夕》……&rdo;

&ldo;好了,说这些无济于事,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rdo;

&ldo;立即停止和清国的战争,回印度去,毕竟印度才是皇冠上的宝石。&rdo;

&ldo;那我们征服清国的伟业怎么办?&rdo;

&ldo;依照清国人的情报能力,他们未必知道阿富汗的事情。第二次镇江会战中,我们已经把他们打疼了,我想,他们会接受巴麦尊首相的训令中提出的十项条件的。&rdo;

璞鼎查在屋子里团团转着圈子,一会儿看看巴加,一会儿又看看陆军司令郭富。

&ldo;真的要立即回印度吗,就不能再等上几个月。&rdo;

&ldo;阁下,我们耽误不了时间。虽然阿富汗人不可能入侵印度腹地,但在边境捣乱会给我们造成麻烦。而这些麻烦,会在伦敦被有意无意的放大。伦敦的政治,我想您比我清楚。&rdo;

是啊,伦敦的政治。璞鼎查非常清楚,如果自己对阿富汗的失败表现得过于冷漠,那么奥克兰就有很大的机会把自己当成替罪羊。

《为了个人的虚荣置不列颠臣民的安危于不顾》,璞鼎查绝对担不起这样的报纸标题。

&ldo;好吧,先生们,把翻译叫进来,我们向清国人呼吁和平。&rdo;

第二天一早,就有兵丁来报,奕经大人召见。楚剑功先没在意,答应下来,然后和李颖修吃早饭,可过了不一会,又有兵丁来催,这一次,是让两人都去。

楚剑功和李颖修赶紧换上官服,李颖修一时兴起,在签押房里扮成僵尸跳了几下,这时候,奕经的师爷,贝青乔亲自来了,催两人快去。短短时间,居然三催。楚剑功和李颖修不敢怠慢,赶快骑马出发。

新任两江总督牛鉴还没有到达江宁,奕经仍在主持大局,他见到李颖修到来,分外高兴。

&ldo;李道台,久仰大名,当世苏张之名,如雷贯耳。&rdo;

李颖修心想,我什么时候成了苏秦和张仪了,面上却不好反问,便只是说道:&ldo;大帅过奖了,下官只是知道些外夷的事情而已。&rdo;

&ldo;今天真是双喜临门哪。&rdo;奕经突然说道。

&ldo;大帅为什么这么说?何喜之有?&rdo;

&ldo;皇上新的圣旨刚刚到了。&rdo;

&ldo;皇上怎么说?&rdo;

&ldo;皇上已经回心转意,正式要与英夷和谈。委任耆英为钦差大臣,专职谈判,牛鉴为谈判副使。林则徐林大人,和伊里布大人,为参赞机要,他们两位都是擅长制夷的人物,有他们在,想来不至于吃什么亏。谢天谢地,终于不用再打仗了,我这倒霉差事也算到头了。&rdo;

奕经一时得意忘形,口无遮拦。

楚剑功想告诉奕经关于阿富汗的事情,但李颖修抢着说话:&ldo;大帅,第二件喜事呢?&rdo;

&ldo;就是你李道台前来啊。你是我大清第一位通商洋务善后使,来得正当其时,正当其时。谈判啊,订约哎,这些事情,自然由你去管。&rdo;

楚剑功明白奕经为什么这么高兴了:&ldo;大帅不再和英夷接洽么?&rdo;

&ldo;我不管了,我不管了,我要尽快回京师去,向皇上面陈情弊。&rdo;

&ldo;原来如此。&rdo;看来奕经大人对这烂摊子死了心了,想甩手不管。李颖修心里默默好笑,口却说道:&ldo;那可好,有大人进京面圣,向皇上当面陈情,让皇上弄清楚这里的情况,我们也好放开了做事。&rdo;

楚剑功却想到一事,&ldo;大人,您要回京,那您的麾下,关外八旗、蒙古藩部,由谁来指挥,交给奕山大人么?&rdo;

&ldo;不,奕山也会和我一同北返,关外八旗还成建制的,自然回去关外休整。蒙古藩部,热河、绥远、察哈尔八旗也一样。&rdo;

&ldo;那哪些兵会留下来呢?没收拢的溃兵怎么办?&rdo;

&ldo;现在顾不了这么多了,溃兵就由他们去吧。西南和西北的绿营还会留在江宁,协助守城,杨侯爷还要等进一步的命令。&rdo;

居然连溃兵都不管了。奕经急着把这烫手山芋丢掉。他似乎一刻也等不得了,开始向李颖修转交相关的文牍。

过了一会,奕山、杨芳和德珠布都到齐了。奕山早已知道了消息,他和奕经一样,对摆脱这个烂摊子喜形于色。杨芳仿佛一下子变老了,他还要在江宁撑下去。

正文43谈判的程序

更新时间:2010-10-159:38:04本章字数:3350

德珠布倒是提出了一个问题:&ldo;皇上是怎么想到让伊里布和林则徐参赞军机,随行谈判的?&rdo;

&ldo;都是刘韵珂推荐的。&rdo;奕经顺手拿出一份奏折,&ldo;这是京师转来的,刘韵珂在奏折里,认为林大人公忠体国,刚直有力,又制夷得法。伊大人善于怀柔,用此二人可以刚柔并济。&rdo;

&ldo;皇上对谈判有什么示下呢?&rdo;

&ldo;有和谈钦差大臣耆英总揽全局,最后有耆英,牛鉴,林则徐,伊里布四位大人商议而定。但皇上提出了几个可以商谈的要点,你们可以先行考虑。&rdo;说完,奕经递过来一张纸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