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的规模很大,同时也将拥有很多的区域。”
“到时候会根据诸位先生的要求,设置院内的设施。”
“依山傍水的别院,可以提供给诸位先生一个清静之地,让诸位先生专心研究学问。”
“我也好,我大哥也好,或者是其他什么人,都不会去插手诸位先生之事的。”
得到了林安的保证,众人再一次满意的点了点头。
显然
来到昌邑,这是他们需要得到林安保证的。
郑玄也满意的点头道:
“如此便好,还有书籍刊印之事……”
几人
荀爽、司马徽也好,郑玄、卢植也罢。
其实
蔡邕的面子是一回事,真正看中的,却还是林安拥有的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
将典籍延续,将文脉传承,这几乎都是几人毕生的梦想。
就像荀爽一样,都已经重病在身了,却还是要不远千里的从颖川赶到昌邑来。
林安自然懂郑玄的意思,直接点头道:
“刊印之事,诸位先生将所需典籍整理好,随时听从诸位先生的安排。”
“而且,也不知道岳父有没有和诸位先生提起过,学院建成之后,会成立一个藏书馆,到时候诸位先生手中的典籍,刊印出来之后,将会收纳入藏书馆之中。”
“还有诸位先生带来的这些竹简,也全都会收纳其中,到时候会安排专门的人打理清扫并且加以保护。”
“只要我军不垮,书院、藏书馆都将是重中之重,不会受到任何袭扰。”
这话一出。
众人也再次满意的点了点头。
蔡邕也满是欣慰的道:
“你的这些心思,正是我们这些老家伙的愿望。”
“只希望你能够说到做到了。”
“一定!”
林安再次保证。
蔡邕又看向了剩下的一人,解释道:
“卢植子子干,和康成是同盟师兄弟。”
“像之前一同参与你们讨伐董卓的公孙瓒就是他的学生,名望在朝堂之中,甚至比我们任何人都要高。”
林安点头,朝着卢植行礼道:
“见过子干先生。”
“子干先生之名,林安同样如雷贯耳,敬仰已久。”
“伯圭(公孙瓒)将军能文能武,在诸多诸侯之中却也是难得的好诸侯。”
卢植能来,这是林安想不到的。
毕竟
和其他几人不同的是。
卢植除了是位大儒之外,还算是一个将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