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龄被说得满脸通红。血从心脏里一直涌到了脑门子上。正准备开口再驳斥几句。赵天龙已经冲了过來。一把抓住赵小栓的胳膊。“把机枪给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今天即便是红队亲自在这儿。也轮不到你來断后。论枪法。论刀术。还是论骑术。你哪样能跟我跟胖子两个比。赶紧给我站起來滚蛋。再不滚。我拿大耳刮子抽你。”
“哥。这是规矩。”赵小栓将机枪推给自己的副射手。转过头。用力将赵天龙的手从自己的胳膊上一点点往下拉扯。“这是规矩。你加入游击队的时间短。还不知道。”
“什么狗屁规矩。我是你哥。我说得算。”赵天龙又一次沒管周围有多少人在听着。扯开嗓子大声抗议。
“我是**员。”赵小栓的声音很低。听在赵天龙和张松龄的耳朵里。却宛若惊雷。
“我是**员。有三年正式党龄的**员。你和胖子都不是。”赵小栓镇定的说着。目光看着自家哥哥的眼睛。沒有半点局促和紧张。
“你说什么。”赵天龙被惊雷轰得脑袋有点不够用。握在赵小栓胳膊上的手无意间失去了力道。
趁着这个机会。赵小栓在自己的怀里掏了掏。拿出一个带着体温的本子。依稀是红色。已经很淡了。淡得几乎看不出來。但上面一个淡黄色的镰刀斧头。却清晰夺目。
“我是**员。他们几个。也是。”赵小栓用跟家长汇报的语气。强调一个事实。“而你和胖子。目前还不是。所以。留下断后的理应是我们。”
“我们都是党员。”其他几名主动留下断后的士兵。也从怀里摸出一个带着体温的小本子。骄傲地亮在身前。
太阳终于穿过云层。投下万道霞光。霎那间。那把交叉子在一起的镰刀斧头被照得如钻石般璀璨。灼伤了张松龄和赵天龙两人的眼睛。
第四卷 尾声
那种发自心底的rela辣感觉。直到几十年之后回忆起來。依旧令张松龄无法平静。站在早已沒有了半点水迹的流花河故道旁。他竟然再也找不到记忆中那座石桥的影子。只看到一座钢筋水泥大桥被超载的运煤车压得颤颤巍巍。仿佛已经在河道上俯卧了数千年一般。随时都可能垮塌。
“那个。那个赵爷爷后來平安撤离了么。我是说赵小栓。他的战马体力应该还很充沛吧。应该能及时跟日军脱离接触。。”张约翰却沒心思陪着爷爷怀古伤今。他更关注的是。这个故事的结局是否完美。虽然自家爷爷一路上说的很多事情。都出离了他以前的认知。比如有一支军队伤亡超过五分之四居然还能保持战斗力。这在美国人的任何一本军事著作中。都认为根本沒有可能的事情。比如最早给国民政府提供抗战援助的是独裁的苏联。而不是美国。也也很少见于中美两国媒体关于抗日战争的回忆。还有**员主动留下來断后这件事。跟他的眼里那些在美国动辄一掷千金。终日声色犬马的红三代。红四代们分明在基因上沒有任何共同点。平心而论。在某种程度上。后者更像是前者的敌人或仇家。而不是前者亲生的子孙。
但是这些并不影响张约翰对爷爷口中故事的兴趣。在他看來。老人一路上絮絮叨叨。更像是一个理想主意者对理想的怀念。哪怕细节跟真实情况有所出入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故事听起來令人心情激荡就好。作为一个善解人意的孩子。他沒有必要主动戳破老人的梦想。那是一件残忍的事情。有位哲学家说过。让一个男人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在他在成为垂垂老朽之时。给他看到他年轻时的理想如何破灭。爷爷这辈子已经过得够颠簸了。作为亲人。他沒必要再雪上加霜。
“沒有。”站在流花河故道旁的张松龄叹了口气。回答的声音里头充满了忧伤。“他被鬼子的炮弹炸晕后被俘。受尽折磨后。不屈而死。小鬼子佩服他的硬气。专门给他立了块石碑。具体位置。应该。应该就立在那一带。”
用手朝着记忆的方向指了指。张松龄摇头苦笑。不报任何希望。现代人更看中的是经济利益。连当年小鬼子的开拓团。都有人主动立碑纪念。以吸引日本人的投资了。相反。当年抗联战士的营地遗址址。通常却成了地方政府眼里的财政负担。像赵小栓这种带不來任何经济上好处。又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他的墓碑。更不会有人在乎。估计早就成了老乡家里喂牲口的猪食槽子。不可能再找到任何踪影。
然而。令祖孙二人惊诧的是。就在张松龄手指方向的不远处。比现今河道土岸略低了一些的位置。居然果真有一座坟墓。虽然是泥土建的。周围却被打扫得很整洁。石头做的墓碑也依旧伫立在那里。上面依稀还有字迹。
“过去看看。应该就是这儿了。”已经行将就木的张松龄的心脏猛然抽紧。强忍着头晕目眩快步走了过去。手扶在墓碑上。嘴角不断颤动。
碑文被人重新用漆描过。所以在近距离看起來还算清楚。正面只有八个字。中国武士赵君之墓。背面。则是记述了坟墓的主人如何忍住了严刑拷打。却沒有开口吐露任何秘密的经过。最后。则是小鬼子军官鼓励自家部下的话。认为中国人能做到的。大日本帝国武士一样能做到。并且能做得更胜一筹。如此。东亚共荣则指日可待。落款。则为关东军东蒙特遣支队长川田国昭。并且可由以昭和年为纪元的日期。
这个结果令赵约翰再一次颠覆了赵约翰的认知。按照美国式思维。人在极度痛苦的时候。会说出拷打者想问的事实。根本不可能保得住秘密。而眼前的石碑看上去却的确是货真价实。自家祖父又不可能也沒时间跟当地人串通起來故意安排一块石碑立在这里欺骗他。
“是谁保护了这座石碑。。”看着激动不已的祖父。张约翰故意将话題往别处岔。“按道理。那座石桥应该更具备被保护价值。石头做的古代拱桥。在全世界都不多见。”
“不知道。”张松龄的情绪已经沉浸在记忆当中难以自拔。摇摇头。用颤抖的声音回应。“应该是当地老百姓吧。当年。也是他们冒险找到游击队的营地。把赵小栓牺牲的消息告诉了我们。”
“噢。”张约翰轻轻点头。这个答案可以理解。中美两国的民间。都有一些特立独行的家伙。总是会做些沒有目的却自认为很高尚。很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说寻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死者的遗骨重新安葬。或者跑到印第安人聚集地去给代表所有白人去给后者道歉。
张松龄沒有注意到自家孙儿的表情。他的记忆随着墓碑上的文字。又慢慢飞回了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得到赵小栓殉国并被小鬼子立碑祭奠的消息之后。红胡子不顾老疤瘌劝阻。坚持着从病榻上爬了起來。带领所有幸存的游击队员來到了流花河畔。对着墓碑。做出了平生最成功的一次演讲。那次演讲中的某些段落。至今还回荡在张松龄的脑海深处。永远无法忘记。
“小鬼子军官给赵队长立碑。希望鼓励他手下的士兵像赵队长一样勇敢。一样无惧于死亡。这个想法。注定是白日做梦。他们是侵略者。是为了掠夺而來。他们勇气找不到任何支点。但是我们。却是这里的主人。守护的是自己的家。自己的左邻右舍。父母妻儿。”
第四卷 早春 卷终
酒徒注:最后一段演讲词出自网络。是历史上一名八路政委在鬼子给八路军战士所立的墓碑前的真实演讲。笔者引用时略做了改动。特此声明并非原创。
〖